第 2362 期(2009 年 11 月 29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最近讀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傳記,讀到梁啟超給兒子思成寫的信,在信中,這位維新運動領袖大力推崇的學習態度,便與通識學習的理念不謀而合。
梁思成當時在美國攻讀建築,梁啟超寫信囑咐他「要在畢業後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科學」,免得因為所學太專而使生活變得過於單調。此信寫於二十年代,那時中國讀書人剛剛擺脫科舉進仕的桎梏,梁氏便能高瞻遠矚,知道做學問除了精還要博,鼓勵兒子培養廣泛興趣。
梁氏在信中說:「我是學問趣味方面極多的人,我之所以不能專職有成皆在此,然而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
這樣的大學問家還認為自己不算「專職有成」純屬謙詞,「生活內容異常豐富」則道出通識學習的最大好處,就是培養出「不厭不倦」的求學精神。相反,以應試為目標的學習,只會使年輕人對身邊事物過早失去興趣、厭倦學習。
梁啟超說得好,「學業內容之充實擴大,與生命內容充實擴大成正比例」,不錯,通識學習,一不為應試,二不為炫耀,而是為了豐富自己的人生,使生活充滿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