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62 期(2009 年 11 月 29 日) ◎ 時事透析 ◎ 蔡志森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個人認為繼續爭取民主是原則性的問題,應該沒有太大的爭議,但如何爭取則是對形勢的判斷和策略的考慮,並非真理層次的問題,大家不應將之絕對化。可以預見,雖然大部分教會對這些政治議題一向沒有太大興趣,但在未來的日子,基督徒之間就應否支持五區總辭會有截然不同的取態,希望大家以和平理性的態度去討論而不是互相攻擊。
政府提出有關2012立法會和行政長官選舉的建議,只能說是民主發展的一小步,而且沒有2017和2020如何達至全面普選的路線圖,的確令不少人失望,特首曾蔭權明顯違反了他在競選連任時的承諾,令到一些較激進的行動有市場,政府實難辭其咎!雖然大家都明白在這個有關憲制的安排,並非特區政府單方面能夠決定,但政府不敢(或不能)表達的訴求,並不代表市民大眾不能表達。
民主參與、議會制度本來是希望令不同意見的人士可以透過和平、理性的方式去討論問題,尋求妥協,盡量爭取大家雖然不是認為最理想,但是勉強可以接受的方案,不幸的是,政府一直給人的印象是用人唯親,只願聽取支持的意見,未能盡力與持不同意見的人士溝通。
但另一方面,部分民主派的表現同樣令人失望,一些激進的聲音已逐漸掩蓋溫和的聲音,不單對議會暴力文化隻眼開隻眼閉,更將本來應側重理性討論的議會文化,重新變回著重抗爭的街頭政治;此外,為了對持不同意見人士製造壓力,而不惜將民主制度應尊重不同意見的基本精神放在一邊,硬要對一些激進的策略採取綑綁式的安排,並刻意醜化持不同意見的人士。
民主的制度固然重要,但民主的精神同樣不應忽略;爭取更多的議席固然重要,但維護良好的議會文化同樣不應忽略。在討論應否支持五區總辭,最重要的我們必須認清這是策略性的建議,而不是原則性的考慮,不應上綱上線去批評持不同意見的人士,大家才能以一個較為理性的態度去分析總辭的實際意義和可能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