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娘惹,我們就想起娘惹菜和娘惹服裝(在歷史演變下,娘惹服裝像今日星加坡和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空姐服裝)。說回來,誰是娘惹?簡單說,他們是早期華人移民與馬來族通婚而生的混血後裔。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這是從華語「阿爸」( a ba)和「阿娘」(a nya)稱呼轉來的馬來語諧音。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即峇峇話(閩南方言與馬來文的混雜式語言)。在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方面,他們十分華人化多於馬來化。然而,峇峇和娘惹不是只有在馬來西亞才有,因為這裏指的馬來族婦女涵蓋所有東南亞地區的南島語系民族,如馬來人、爪哇人、馬都拉人(印尼一個族羣)和峇里人。
一般認為峇峇和娘惹的出現跟鄭和下西洋,途經南洋有關。有些當時跟隨鄭和的泉州與福州華裔商人選擇在東南亞落地生根,並與當地馬來婦女通婚。此後,尤其閩南一帶經營絲路和香料的華人也留下東南亞。在英國統治期間,他們被稱為「海峽華人」(Straits Chinese)。這專門用語指在檳城、馬六甲和新加坡等海峽殖民地出生的,但這詞彙沒有畫分峇峇娘惹與華人之別。就此,峇峇娘惹以「新客」識別清末民初移入的華人,並將自己與土生華人分別出來。但自馬來西亞獨立後,峇峇娘惹可以說已不再存在。第一,法例上,馬來人女人只許嫁給穆斯林。所以非穆斯林的華人只可改信伊斯蘭教才可迎聚馬來人。宗教身分取代族羣身分,而他們生活文化要傾向馬來人而非華人。第二,憲法上,峇峇娘惹被否定為土著(Bumiputera),而被歸類華裔,這進一步淡化其獨特性。更重要,因他們是非土著,他們被視為「外來者」。
說回來,娘惹菜是由中國菜系和馬來菜系合併而成。它多運用種馬來香料,包括亞參(羅望子)、檸檬草、薑黃、班蘭葉、蒜、乾蔥等。口味濃重,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多種味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