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踏進青山醫院開始


2909 期(2020 年 5 月 24 日)
◎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讀書時喜歡數學,卻走去讀醫;讀醫時想過像大衞.李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般,成為宣教醫生,卻被告之「不要再發夢,現在再沒有這類人了」;畢業後選做精神科,以為是跟人談天說地,卻發覺不是那回事。一切看似不經意,最後卻成就了麥基恩醫生在精神科的發展,並將信仰結合在專業中。

  我的精神科醫路

  早在中五及中七時,麥基恩分別獲外國大學收錄他讀工程,只是捨不得離開,最終考上香港大學;由於就讀的聖若瑟書院以生物著名,「所以入讀醫科的機會很高」,就這樣於一九六九年入讀醫學院。

  讀醫時還走去報讀校外的神學差傳課程,想像自己如十九世紀的大衞.李文斯頓到異地傳教,卻在一次夏令營被講員的精神科醫生徐理強潑他冷水。到畢業後實習前去了泰國山區的宣教醫院,發現自己所學的,在那裏派不上用場。實習後決定選精神科,以為是「口水科」,跟人聊天做輔導,想到學會後可以在教會幫助弟兄姊妹,遂與四位同學於一九七六年進入青山醫院工作。那個年代沒有人選擇精神科,精神科也沒得實習。除了麥基恩和另一位同學外,其餘三人都是被逼的,醫務衞生署要他們先做一年才考慮他們原先的申請。

  麥基恩說當年精神科的發展有限,病人只被困在醫院,想在外面掛牌賺錢的都不會選這科,不過他倒有不少師兄是基督徒,願意去服侍這些病人。

  那時只有青山醫院作培訓,收的都是重症,只能用藥,麥基恩進去才知道與先前的想法有落差。「精神科不是靠談天,反而用藥就真的好起來」。一年半後由於結婚,申請調離到政府診所,一九八零年獲保送去英國進修一年,回來再替政府工作了四年,之後就出來當私家醫生至今。

  醫治「鬼上身」的病人

  在行醫生涯中,他記得一個特別的個案。那時他在柴灣精神科門診看症,有天一位牧師帶了個男人來,說他「鬼上身」,因為「當為他祈禱的時候,他特別瘋癲」,沒辦法下只能帶他前來。男人一坐下就喝了醫生的那杯茶,並用另一把聲音跟他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話,麥基恩當下的判斷是「我不當他是鬼上身,說他是重症的精神病,開藥給他」。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他好過來,於是幫他減藥」;後來還可以停藥,病人再沒有回去覆診;數年後卻發現他自殺了。

  麥基恩當時從病徵想到藥物或可以幫助病人,至於對方是否鬼上身,「我不能證明,也不可以否認沒有」,但他認為在現今社會,魔鬼不需用這方法,「如果他要騷擾你,就用金錢、名譽、地位、情慾,這些最容易令你變壞」。

  不過,如果病人對他說「我聽到上帝跟我說話」,要衡量對方是幻覺還是其他,除了病徵,還要看他的背景,如果所屬教派的會眾都有這經歷,是應該當作正常;但若然他沒有信仰,又或是教會只有他一人聽到,那就可能是病徵。

  專業與信仰的界線

  基督教強調全人醫治,關注人的身(體)、心(理)、靈(性),認為彼此互為影響人的健康,原來在精神醫學中也指出身心是有關連的,其中有所謂psychosomatic disease (身心症),psycho 是心理,somatic 是身體,相信某些病發是有心理影響的因素。如當年曾將哮喘視為這一類病,「因為發現那些哮喘病人,每當有壓力、不開心就會發作,就像精神病一樣,一有壓力便發病」。今天這個說法已被推翻,哮喘只當是身體的毛病。

  不過麥基恩其實對靈性跟病人的互動更感興趣,曾到新加坡分享一個關於祈禱的醫病能力,說根據科學研究,「祈禱的那批人康復機會比較高,就算癌症也是,最低限度可以遲一點才死亡」。不過,研究結論並不只限基督教,其他宗教的禱告也有一樣的效果。

  所以在專業與信仰中,他一直緊守界線。「我不會hard sell (硬銷)信仰」,但「鼓勵如果他沒有信仰又沒有寄託,我覺得他應該認識一下信仰,去教會聽聽」。他相信基督教強調的信望愛對精神病者有幫助,但不接受有人說祈禱後便一定會康復,因為聖經只說神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人的心懷意念,但沒有說一定會醫治人。他說在外國有某些規定,如果不是病人要求,醫務人員不能正式在病人面前禱告;面對同樣的請求,「我一般會說,我會為你祈禱,我會回家為你祈禱」。

  教會的角色

  不過,站在精神科的角度,麥基恩不鼓勵病人去一些情緒十分高漲的教會,「(崇拜)一完就每個人都找他聊天的教會,不適合我的病人」,因為他們「在情緒方面、在人際社交技巧方面,都是比較脆弱」,認為還是「讓他自由出入的比較好」。他亦提醒如果有教會不斷重覆「你犯罪會落地獄」的信息,對某些精神病人是不能接受;有病人聽過這類佈道會後,感到非常害怕,因而舊病復發。

  但他還是相信教會在這方面的角色,八十年代他在柴灣精神科門診時,曾跟朱耀明和盧龍光兩位牧師合作,商討怎樣可以幫到病人,當時二人正爭取在東區興建醫院,盧龍光更開放他的堂會,讓病人進去打籃球。麥基恩認為教會應該是開放和接納別人,即使未必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起碼「首先不應該歧視病人,要給機會給他們」。

  與醫科生同行

  一九九一年,香港大學麥列菲菲教授致電給他,希望他回去做兼職講師,因為臨近九七回歸,不少人移民外國,就這樣開始了他二十年的教學工作。那時眼看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抱懷疑,「原來他們到青山醫院後怕了,發現病人住了那麼多年,好像沒有辦法醫治,所以很沒有心機」。

  麥基恩於是安排學生到他的診所旁觀他看診,又聯絡其他私家醫生幫忙,讓他們知道不是每名病人都是那麼重症,仍然有機會醫治。其實早在一九七六年,麥基恩與其他醫生成立香港基督徒醫學團契(1988年更名為香港基督徒醫生及牙醫團契),除一起服侍外,亦希望與醫科生同行,為他們提供牧養和支援。

  在專業上作見證

  回望過去,他看見不少前人在精神科作出的貢獻,好像劉曼華醫生,她是中國第一位女精神科醫生,麥基恩曾跟她共事,說她放工後與另一位社工,駕着私家車隨處走,找到睡在街上看似有精神問題的流浪漢,就捉他們到青山醫院醫治;甚至請了個病人到自己家當管家,「這種愛心真是難得,我也做不來」;還有邀請他參與心理衞生會的前社署高官邱大斌等,他們雖不是信徒,卻啟發他參與精神康復的工作 。

  「我們基督徒比較喜歡圍在自己教會裏,我們只顧神聖,不顧社會」,他說不是要叫人參與政治,而是希望有更多信徒能在自己的專業上有更多的作為,不然便失卻見證。

  

  麥基恩 ︳精神專科醫生

  訪談日期︰2019年4月14日

  訪談學生︰陳鈺明、江卓欣 / 香港浸會大學

       張譯文、游証恩、朱肇唯、劉兆亨、李文迪 / 英華書院

  整理與撰寫︰馬少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