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街頌


2909 期(2020 年 5 月 24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九七回歸前曾流行過一首廣東歌叫《皇后大道東》,由林夕填詞,羅大佑及蔣志光合唱,頭幾句是這樣:「皇后大道東轉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湧⋯⋯」。

  用街名命名歌曲,十分罕見,印象中只還有謝安琪的《喜帖街》。香港新一代已習慣用手機尋索要去的地方,然後按熒幕的圖像走,甚少再要記街道的名稱。記得有次有年輕朋友問我如何去循道衞理國際禮拜堂,我回答他是在皇后大道東與堅尼地道交界,他一臉孤疑,原來他根本不知道這兩條街道在哪裏。

  最近讀了一本書叫《我香港,我街道》,編者鄧小樺在序言中這樣說:「街道構成一個城市的命脈,街道是讓城市可被分拆細析的單位,裏面有城市面貌最日常多元的顯現方式—在街道中我們看到了人事物,發現與構造了自己。我們天天走過的街道,平凡或著名,都可以是神聖的。」

  未流行手機搜索之前,我們是透過閱讀地圖去找地方的。譬如說家住大角嘴,要往尖沙嘴去,就要沿着大角嘴道,經塘尾道入旺角道,再右轉彌敦道一直向南走,過了幾個大路口(亞皆老街、窩打老道、佐敦道、柯士甸道、海防道),就到尖沙嘴了。

  走在這不同的街道上,也有不同的風味和特色。例如你由旺角南行往尖沙嘴,除了沿着彌敦道,也可選擇較「平民」的上海街以至新填地街和廣東道。

  日本學者町村敬志和西澤晃彥曾合著《都市社會學》一書,說道人遊走不同街道,由起初漫無目的、散亂的印象,慢慢開始記得一些地標,視線也有了焦點,「整個景象帶着一定的秩序,呈現在我們面前。」到了這時,街道再不只是混雜的片斷式感覺,而是呈現出「意義」。學術一點來說,「空間」(Space)就轉變為「地方」(Place)。

  七、八十年代的人喜歡「行街」,不單止熟悉港九每條街道,知道皇后大道東可轉入皇后大道中(甚至可再轉入皇后大道西),而且對城市有感覺有感情。新一代用了「屋邨」、「商場」以至「港鐵站」來做坐標,然後藉手機來引路,城市的感覺也截然不同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