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主義於昔日的南非,膚色決定了命運,黑人在白人的統治下,沒有權利,在歧視與偏見下生活。一九六零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維爾鎮的黑人舉行大規模遊行,以表達他們反對政府推行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通行證法」。依照「通行證法」的規定,凡年滿十六歲的「非白人」必須隨身攜帶通行證,否則將會遭到逮捕,然而南非當局採取了鎮壓的回應方式,造成六十九人死、一百八十人傷。為了要實現世界大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並且表達對種族歧視行為的不能容忍,聯合國大會於一九六六年通過決議,將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訂定為「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以紀念「沙佩維爾慘案」和呼籲人們齊來反對種族歧視。
不獨是當年的南非,種族主義在那些年也不加掩飾地橫行於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其表現出來的制度和法律型態,將不同種族的人羣分開,使得各種族不能同時使用公共空間或服務,種族歧視犯罪如欺凌施暴和詆譭污衊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幸而信仰對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及他的同伴產生力量,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數十萬美國民眾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國家廣場上,要求平等與自由,馬丁路德金在廣場西側的林肯紀念堂前發表了不朽的「我有一個夢」演說,促使美國國會在一九六四年通過《民權法案》以宣告種族隔離和歧視為非法。
自一九四五年聯合國成立以來,在《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以及一系列決議和法律文件中,均不遺餘力地明確申明平等和不歧視的原則,由始至終盡力謀求克服種族歧視和族裔暴力的措施。難過的是,基於人心的敗壞,顯性的種族歧視或者大為收歛了,種族滅絕或隔離幾近消失,歧視法律已被廢除;但隱性歧視如排斥冷落、仇外偏見心理至今仍普遍存在,不斷撕裂着人類的社會,種族歧視仍舊未被封存於歷史書本之內,與之相關的惡毒現象或種族優越意識的言論主張數度復蘇,甚至在體育場地、政治舞台、工作或求學場所、社交媒體公共討論區中尋覓到再次萌芽的肥沃土壤。
回到聖經,聖經是怎樣看種族問題的?當完整地閱讀及體會神語話後,自然會明白到,所有人類都是按着神的形像和樣式被造(創一26-27),神愛世人,神的兒子為救贖世人而獻出了生命(約三16),「世人」包括人類的所有族羣。 神不偏待人(徒十34;羅二11;弗六9)、不以貌取人(申十17),神希望祂的百姓也「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可十二31、加五14、雅二8)。雅各書二章四節描寫按着外貌待人,就是「偏心待人、用惡意斷定人」。舊約中,神把人分為兩個羣體:猶太人和外邦人。神欲使用猶太人向普天下人傳揚真理,而大部分猶太人卻誤以為只有本族配受恩典,看不起外邦人。感謝神獨生兒子的降臨,並且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弗二14)。因此我們可以講,種族主義、偏見或歧視冒犯了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作的工!
關鎮威(香港迦南堂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