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客溪的呼喚


2859 期(2019 年 6 月 9 日)
◎ 阡陌上的邂逅 ◎ 黎海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這些作品兼紮實的知性與敏銳的感性,在博物學家的認識之上更展現哲人的沈思與詩人的靈視。」(余光中1928~2017)

  「我對小溪說,來吧,讓我驚訝:它也真的讓我驚訝,用每一滴新的溪水,而不管我希不希望,知不知道,或在不在乎,小溪總是整夜奔流,分秒皆呈新面貌,就像書架上的書,雖已關上,仍不停向自己耳語那說不完的故事。」

  在大自然創造主的作品面前,作者聆聽它滔滔的故事並閱讀其中的啟示,感到無比驚歎,文字飽含詩性的魅力。在大自然面前,它撞擊的不僅僅是我們的智性,更震撼我們的心靈。孔子站在江邊,不也帶着哲人的讚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它日夜奔流,正如時光流逝。

  安妮狄勒德(Annie Dillard)二十八歲的成名作“Pilgrim at Tinker Creek”有兩種中譯本:《汀克溪畔的朝聖者》和《溪畔天問》。Tinker,前者譯為汀克溪,後者譯為聽客溪。它是狄勒德在聽客溪畔觀察一年四季的變化整理而成的筆記。同一本書中譯版權居然給了同一地區兩家出版社,全都在二零零零年三月出版,而且都在初版後沒有再版。要知道這本書一九七四年出版後兩個月內銷售超過三萬七千本,頭兩年經過八次印刷,是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一九七五年獲得普利茲獎,評委指出「她的書融合了觀察和內省,奧祕和知識,我們一致推薦它得獎。」然而隔了二十五年,互聯網時代的台灣年輕讀者有另類的閱讀取向,對這本書尚需時日咀嚼。或許和梭羅《湖濱散記》並讀,有助於進入狄勒德的世界。梭羅在華爾登湖畔觀察探索省思,狄勒德同樣在聽客溪畔觀察探索省思。兩人同樣以大自然為書寫的對象,同樣在博物學的認知上展現哲人的沈思,然而身為詩人的狄勒德,卻帶着詩人靈視的穿透力,探討自然神學的課題,通過對聽客溪的觀察,與創造者對話交鋒。作者承認自己對自然文學投注的熱情。她來到聽客溪,只做兩件事:觀看、思考。她生活其中,浸潤其中。她的畢業論文研究的就是梭羅的《湖濱散記》。

  此書往往作為大自然靈修的參考手冊。作者曾說「這本書不僅是我活了二十八年的智慧,而且是我一生的智慧。」它是安妮以其二十八歲無敵青春的生命奔向大自然,與創造者邂逅詰問燃燒的烈熖。下回再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