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跨代家庭暴力
第 2859 期(2019 年 6 月 9 日)
◎ 要聞
近期有文獻發現,十八歲以下的中國孩童有超過一半曾經經歷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有超過四分之一被疏忽照顧。為探討家庭暴力問題和影響,風雨同路人單親家庭事工與旺角浸信會已於五月二十六日合辦「傷痛不代傳系列:在呼喊中成長」公開講座,由建道神學院輔導系系主任劉佩婷博士主講,從心理學和宗教信仰角度作分析。
劉佩婷博士指出,中國孩童遭受粗暴對待的情況一向嚴重,近年有研究發現每三個就有一個孩童遭受虐待(36.6%),遠高於全球(22.6%),而掌摑、推撞等輕微虐待更高達43.1%;香港情況則遠低於中國,輕微襲擊及嚴重襲擊率分別為13.2%和8.5%,「今日很多家庭問題和精神問題,與管教模式有密切關係。」
她直言,文化因素影響甚深,儒家孝道的思想令中國父母認為有權控制和懲罰子女,且相信身體懲罰對孩子有益,令他們學習服從和尊重權威。「內地至今體罰小朋友仍不是犯法行為,今日很多內地家庭移居香港,我們需要更加正視。」她提醒香港仍有隱憂,又指過去華人以體罰為教育的一部分,不少案主更稱「我都是打大,有甚麼問題?」,而對子女缺乏憐憫。此外,家庭主義令不少父母將子女成為自我肯定的價值所在,以體罰令子女配合達成目標。
「我們太過相信隨着時間過去,所有傷口都可療癒。」劉博士指,一個在家庭暴力中成長的人,一生都在掙扎,長大後問題就逐漸浮現。其中最嚴重的會釀成「性格障礙」,沒有藥物可以醫治,有的患者因父母將所有錯都歸咎於自己,以致長大後很難信任他人,靠不同方法證明自己的能力;有的患者則完全倚賴他人,但接近後卻會非常猜忌將人推開,性格極之不穩定和防備人;有患者高度防衞,刻意冷漠與人疏離,卻很需要被關心。她提醒,應盡量與患者保持距離,因他們接受關心的方式與常人不同。
她續言,精神創傷帶來的巨大影響是一個主觀且真實的經歷,雖然記憶不穩定,但卻會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呈現出來,然而有部分人並非直接受害,而是目睹暴力事件發生,但所帶來的創傷是一樣的。她指,嚴重影響包括失去自我概念,不知道「我」是誰,知識和感受發生損壞,面對傷害的威脅變得麻木,而失去自我的家長有機會禍延下一代,他們會透過子女證明自己能力和存在,甚至用各種方法證明子女需要自己,事實上是倚賴子女。
「中國家庭常見否定子女情感需要,如比賽輸了父母會怪責子女『誰叫你不夠勤力』。」她指華人家庭中得到羞恥感很常見,一般家長都缺乏同理心。劉博士認為,家庭暴力倖存者面對創傷的烙印,可以是不能磨滅的恥辱和傷痛,亦可成為生命中記錄自我堅韌的記號。倖存者要建立健康的「我」,就需要建立健康有界線的人際關係,以及建立全情投入的興趣,她特別提醒睡覺和湊小孩並不是興趣,興趣更不應該建立於他人身上,她曾透過幫助一位單親媽媽重拾溜冰的興趣,讓她尋回自我。
她最後指,健康的「我」必需要連繫於與上帝的關係之中,讓恩典的干預(Intervention of Grace)帶來生命的新轉機,才可以令經歷變得有意義。她鼓勵家庭暴力倖存者理解父母的不足,放過自己,同時努力保護下一代,竭力遏止跨代家庭暴力問題,不讓孩子經歷不必要的家庭傷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