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愛好記憶又倚賴記憶生存的動物,因此我們有歷史和文化;但人類也是善忘的動物,因此,我們有詩歌、戲劇、節慶和歷史的書寫等幫助我們保留和傳遞記憶,不至遺忘。
難民是不少國家和地方曾經或正在面對的問題,不過,他們甚少進入國家的歷史敍事中,因為他們在不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永遠是少數。
由於戰亂、內部衝突、飢荒等因素,二十世紀至今,難民成了差不多世界不同地區均要面對的問題,人類共有的經驗。我們不是當過難民,就是接受過或拒絕過難民。可惜,人往往忘記自己的過去或刻意隱瞞自己的歷史。
香港在二十世紀中國戰亂頻仍的年代,曾經是難民的最佳避難所,不少香港人的父輩或祖父輩,本身就是難民。我們甚至可以說,香港是由難民建成的城市。我們應該更理解和體會難民的困難。香港也曾經是越南難民的收容港,讓投奔怒海的難民得到安全,不再恐懼死亡的威脅,不過,他們卻失去了自由。在香港居住過的越南難民,他們對香港的記憶並不是維港兩岸璀璨的燈光,而是圍着禁閉營的鐵絲網。
當一個國家的難民被迫離開自己的土地、國家和親人時,他們往往失去了一切。在另外一個國家生活,他們若不是在禁閉營中,就得從頭開始,學習當地的語言,由最低層的工作做起,還要接受主流社會的歧視,有時候甚至成為另一個國家經濟問題的代罪羔羊。西方國家右翼政治力量的興起,正正反映了不少人對難民的抗拒而非接納。
二零零一年起,聯合國把「非洲難民」日改稱為「世界難民日」,就是希望世界各國更關注難民的需要,在六月二十日一同記念他們。
猶太人在歷史上曾經當過很長時間的難民,在摩西時代的埃及地,他們是寄居者、少數族裔、埃及的國家危機與問題。當他們在迦南地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國家時,上主吩咐他們要守逾越節以紀念上主拯救的作為,又制訂合適的法律以照顧和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例如,「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兒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婦的衣裳作當頭。要紀念你在埃及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上帝從那裏將你救贖,所以我吩咐你這樣行。」(申二十四17-18)亡國後的以色列人、新約時代的基督徒、中世紀流徙的猶太人,都很明白難民和社會少數的境况。希伯來書十三章二節上更提醒我們,「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
願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和社會人士都以寬闊的胸襟接待難民,並得蒙上主的賜福,有天使的同在(來十三2下)。
蒲錦昌(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副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