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塑造慈心扶貧
第 2506 期(2012 年 9 月 2 日)
◎ 要聞
施達基金會於八月二十三日舉行貧友分享會,邀請關懷貧窮學校創辦人葉漢浩分享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與反思。出席的會眾均是對扶貧有負擔的信徒,希望藉此聚會學習香港及世界的扶貧事工,並透過分享及活動切實關懷扶貧工作。
在會上,葉漢浩先向大家分享以往對經濟學的認識,反思富足及豐盛生命。從修讀經濟學到從事教育工作,以致修讀神學及推動青年人關懷貧窮,葉漢浩希望探討如何回應資本主義下的貧窮與不公義,並從信仰角度探索人生的使命。
葉漢浩從事中學教育工作十三年,他坦言,在唸經濟到教經濟歷程中,曾幾何時他對市場經濟學一些理論特別認同。他曾相信市場能解決所有問題,甚至教會問題也可以用市場解決。但原來市場的理念本來就是一個迷思。他說,其實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市場,就是為了自利的緣固而發生的交易,重點在於自利。在公共空間的語言上特別是政府,都傾向將社會的問題以市場作解釋。正如房屋問題,生果金要入息審查等,通通以干預市場成為終極理由,以至人們不用再思索因由。雖然市場經濟學,在歷史中有其意義,但現今很少人會從中反思。彷彿保護「不受干預的自由」就是人唯一的需要,競爭及成就更成為社會進步的唯一途徑及標準。他發現,從前市場經濟學的功用是為了保護大圍的群眾,如今多為保護少數的既得利益者。
市場經濟下的貧窮與不公義
葉漢浩強調,他之所以形容市場是一個迷思,並不代表經濟學的理念完全錯誤。他只期望自己不是停留在理論的層面,而是在社會實際的處境去反省當中的利與弊。他憶述自己在讀神學的時候,雷曼事件為他帶來啟發。他指有經濟學者指出,現今的市場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消費者與賣方的資訊不對等。當時雷曼事件爆發的時候,初期大部分輿論直指消費者是有自由去選擇,投資就是有風險的。葉漢浩替苦主深感不憤,他曾在電台「烽煙節目」中表示:「你不能在超市的兒童食品貨架上賣毒藥,然後對買了毒藥回家的兒童說:『你有自由的呀!』我沒強迫你買。」後來有一些憑良心分析的經濟學家指出,當時的問題在於整個制度的壓迫,產品上的條款的複雜性,不是一般消費者能理解的。正如有地產商將五樓的平台單位包裝成「平台花園豪宅」誤導買樓花的業主。他會質疑自由市場是否真正自由?若是自由,對誰最有利呢?當然是有最大控制或壟斷力的賣方。
他續說,香港作為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官商會不斷宣揚這個經濟制度能為我們帶來無數好處,而同時卻看見貧富懸殊急劇惡化,有很多貧窮社群的生活仍然不受政府的保障中。他認為,資本主義下的經濟制度不只影響資源分配,同時塑造了人民的價值觀。人們只爭取個人利益及滿足個人慾望,成為社會推動力的價值。社會視貧窮為「失敗者」,歸咎於他們個人的不濟和不幸,與制度無關,更與社會其他人無關。他會問,既然市場會帶來「公平社會」,為何有這麼多人得不著「自由」呢?作為基督徒,他不能認同制度上帶來的不平等,無奈他仍然要活在其制度中。他指出,基督徒會認為靈性可以靠每天的靈修或一年一次的退修得提升,但沒留意每天被社會的價值觀「靈修」的影響力更大,漸漸忽視了上帝給予每個人真正的使命。
走進現實反省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人們的生活亦習慣從消費得滿足感,沒有消費就不自在。他相信,上帝給人第一個使命是生產,因此人最大的滿足感應來自施與。《路加福音》中耶穌回應一位「專業人士」的提問,祂以好撒馬利亞人作比喻。葉漢浩從中反思人生的使命,他說,故事中前兩位沒有停下來的人一個為了自己的工作,一個為了宗教原因而走了。相反那撒馬利亞人原本也有他的「使命」,但聖經描述他看見就動了慈心。葉漢浩指慈心和冷漠的心都是平日生活塑造出來的。 他愈來愈發覺教育制度不能塑造學生的慈心,只將他們困在考試的胡同中。他不願看見學生因為沒有慈心而失去幫助別人的喜樂。
綜合他經驗與反思,他深深體會人學習不能只靠課堂、文字或影像,而是生活的體驗。他與學校合作,透過一連串的體驗活動與探訪,讓學生從新認識及連繫貧窮人,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重燃他們對別人的慈心。他會帶學生去拾紙皮、在垃圾中找飯盒、睡在溝渠旁、與露宿者交談及探訪貧窮家庭。在體驗中,學生自發地反省自己的生活,並有持續付代價的心。葉漢浩盼望他們不僅看見現存制度的限制,更看見生命更多的可能性,並得到豐盛的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