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經濟增長影響全球
 信徒見證帶動正向發展


2506 期(2012 年 9 月 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柏祺城市轉化中心於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十二時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港福堂舉行「4C’s—基督教、資本主義、文化及中國」講座。講員是來自英國劍橋懷理堂倫理學講師赫傑遜博士(Dr Richard Higginson),現為香港柏祺城市轉化中心及長江商學院客席教授。

  赫傑遜博士指出,過去多個世紀中國曾經擁有最深遠古代文明、文學、哲學、農業,以及多樣先進的文字與科學發明。但從十六世紀,明朝以後中國卻被西方包括西歐及北美所超越,特別是十六世紀馬丁路德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後成立的基督新教,塑造了當時的西方文化及企業發展。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司」的平等觀念,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包括工作都是上帝的召命,勤力工作就是服事上帝。這些觀念影響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博士解釋資本主義的功能本應鼓勵人們積極生產、有個人的產業及自由,人們在市場力量中與社會及他人有互信的交易。同時亦透過各方面的發明改善人們的生活需要,例如印刷術讓聖經成為首本發行的書籍,令聖經更普及。

  資本主義的興起令西方國家信徒的屬靈生命受到挑戰。曾經有一位歷史學家的著作《富人的尷尬》指出當時的德國富人勤奮而可靠,但他們將財產都花在豪華與享樂中以刺激經濟。弔詭的是,他們宣稱自己是基督徒,並明白聖經的教導「不可事奉上帝又事奉金錢」,同時又愛他們的財物,這種信仰矛盾令他們深感尷尬。當人認為商業令人貪腐的同時,亦有商家能秉持誠實的交易,就以英國貴格會為例,貴格創辦人遵從聖經的教導堅持誠信,個人生活簡樸,且生產的產品絕不馬虎,深得員工愛戴及客戶信任,生意蒸蒸日上。貴格會的貢獻不單得到社會及皇室的認同,更帶給英國信仰復興。

  赫傑遜博士發現,過去三十年的形勢有逆轉的現象,中國多方面已超越西方,而且影響著全球經濟。他讚歎中國的經濟迅速增長的成果,但質疑中國走得快是好是壞?根據統計有近六百萬人脫貧, 中國對外貿易開放促進海外貿易及獨立競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達百分之八至十,亦成為國際生產的重要樞紐。他相比西方,中國人承接著積穀防饑的優良傳統,令國民有積蓄的習慣。中國亦是西方國家的債權國,及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投資國,但中國發展迅速的同時亦存著不少憂患。他以工廠工人為例,雖然他們勤奮生產力強,但民工的工作環境惡劣,與家庭分隔兩地,同時產品及建設亦忽略健康及安全。

  隨著中國教會的增長,赫傑遜博士盼望中國甚至香港的基督徒大可以把握機會為國家的未來作出貢獻,為中國的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正面價值觀。他鼓勵在中國的香港商人,特別是信徒堅守基督教的信念,做個有良心、行公義及有關愛的商家、成為中國商業發展的清泉。他深信,香港及內地信徒在商界的見證,不但能影響中國政府改善民生,同時亦影響經濟發展路向,為全球經濟帶來正能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個字一顆心】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