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音樂帶動生命的音樂教育家
 —專訪葉惠康博士


2376 期(2010 年 3 月 7 日)
◎ 一個字一顆心 ◎ 鄭景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訪問葉惠康博士是件令人興奮的事。他在香港的音樂教育界,可謂無人不識。作為一位基督徒音樂老師及作曲家,他四十多年來為香港音樂教育界作出的貢獻很大。筆者七十年代在浸會大學唸書時,他是音樂系主任,是個活力充沛的老師,校內、校外總是忙過不了。十多年後,筆者兒子在唸小學的時侯,亦參加了葉氏兒童合唱團,啟發了對音樂的興趣,今天身為人師,對音樂仍是不離不棄,是教會青年音樂事工的一員。

  葉博士生於一九三零年,今年已是八十歲的老人家,可是魄力仍澎湃如昔,每天堅持參與自己開創的音樂教育事業。在約定訪問當天,來到了葉博士在九龍廟街的辦事處。久違了的葉老師,一面慈祥,見到筆者,談起往事,時間彷彿化成了休止符。整個訪問竟花了葉博士好半天時間,筆者亦對他的生命、事業、信仰道路有更多了解。

樂因緣 重頭說起

  鄭:「葉老師,很高興今天有機會來拜訪你。作個開始,可否請你向我們的讀者談談你的音樂因緣?」

  對這個「大路」的問題,葉惠康博士帶著微笑回應:「這可是個長篇故事啊!我是在『新中國』誕生的一九四九年,畢業於當時廣州的名牌中學—培正中學,亦是該校在廣州的最後一屆畢業生。之後隨家人南下香港。進大學的時候,由於爸爸不贊成我唸音樂,我第一年是唸土木工程的。後來,三家姐為我說項,爸爸才不反對我走音樂的道路。我進的是當時著名的北京燕京大學音樂系。到了一九五二年,因為新的政治形勢,由外國基督教會創立的燕京大學停辦了,我轉到中央音樂學院,主修理論作曲,並於三年後畢業。」

  鄭:「作為『新中國』培訓出來的年輕音樂家,你的前途應該很光明,是嗎?」

  葉:「今天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在當時的中國,可不一定是這樣的。我在一九五六、一九五七年間,曾獲得重點培養,跟隨來自蘇聯的專家進修作曲。無奈,在一九五七年的『大鳴大放』政治運動中,我因為年青直言,對不公平的事情,作了批評,結果被秋後算帳,打成右派,在一九五八年被拉去勞改,跟太太一同被分配到湖北蠻荒之地。那段日子好痛苦,太太負責餧豬,我就去耕田,採棉花,做農民。曾經有三個月無飯食,餓到要食草!面對無了期的日子,真的灰心喪志,有次站在長江邊,真的想跳下去,了結生命。但是,想到自己的生命是神賜予的,我才打消自殺的念頭。音樂在這段磨練期,完全幫不上忙。我在勞改前重一百六十四磅,勞改後,只得八十八磅,一九五九年回家時,連太太也差點認不出我來。」

音樂教育 開花結果

  就是早年植根在內心的信仰,使葉博士有勇氣面對惡逆,邁步向前。他在一九六一年獲當局摘下右派帽子,之後成功申請回到香港,開始了他往後漫長的音樂旅程。

  葉:「我回港後,於一九六二年到浸會學院(即今日的浸會大學)教音樂欣賞課,並負責訓練合唱團。當時的月薪才二百四十元,平均一天工資還不到十塊錢呢!」葉博士與浸會大學的淵源深遠,一直任教至一九九二年退休,期間在一九七三年建立音樂藝術學系,出任系主任達二十年之久,並於一九九三年獲任為校董。

  葉博士工作不忘進修,於一九七零年獲美國肯塔基州南方浸信會神學院碩士學位,一九七九年在美國德州西南浸信會神學院,取得音樂藝街博士學位。他的作品繁多,包括交響樂、器樂曲、合唱曲、清唱劇和民歌改編曲等。

  他對本港合唱音樂及交響樂的教育普及工作均貢獻良多,被稱為香港的「兒童合唱團之父」。

  葉:「我在一九六九年創辦香港兒童合唱團,又協助組織多個本地兒童合唱團,並於一九八三年創立了葉氏兒童合唱團。數十年來,我都會有率領出國組往海外巡迴演出。一九八二年,我出任在本港舉行的國際兒童合唱節的藝術總監之後,聯合了多個兒童合唱指揮,組織了國際兒童合唱及演藝協會(ISCCPA),被選為主席,策畫和推動國際活動。」

  葉博士是一位有實效的音樂教育家,他的「兒童音樂教育新概念和系統」廣為本港及海外音樂教育界推崇,曾多次被邀請到外國作專題演講。

  一九七六年,他創立了香港泛亞交響樂團,出任音樂總監及指揮,致力推廣古典音樂和中國管弦樂作品。一九九六年,他創辦香港兒童交響樂團,使兒童音樂教育的層面更為擴大,為香港培養了一批兒童器樂好手。

  多年來葉博士對音樂教育的貢獻,得到廣泛社會認同,在港內港外獲頒多項榮譽名銜,如美國Fort Worth市、達拉斯市及吐桑市的榮譽市民名銜、一九九零年香港教育家年獎、二零零三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榮譽勳章等。

祖父信主 四代蒙福

  從葉惠康博士身上,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純正的信仰對一個家庭的生命成長是如何重要。

  先從他的祖父說起。葉博士的祖父是廣東台山人。自清末開始,台山一帶有不少青年男子,因家鄉生活困苦,而遠去美國西岸做苦工賺錢。葉爺爺就是其中一例。他在三藩市「捱驢仔」之餘,有幸聽到福音,受了感召,信了主。後來回到家鄉,並在廣州開始傳道的工作,開始了一個至今已四代蒙福的基督教大家庭。

  葉博士的爸爸葉培初是第二代基督徒,自小信仰清晰,決志終身為主作工。神也大大保守這位敬虔的青年人,賜他聰明智慧,以至在學業上成績斐然,在廣州光華醫學院受訓,成為醫生。後來,更拿到了難得的留學獎學金,到著名的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進修醫科。不少上一代的「老廣州」也聽過葉培初醫生的大名。他是戰前的廣州名醫。

  談到父親,葉惠康博士還是滿懷欽敬。「我爸爸的行事做人,給了我們九兄弟姊妹很大的學習。他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是兩廣浸信會聯會主席,並擔任培正及培道學校校董。他白天總是忙碌於教會和社會事務,下午才回到診所來。」

  葉博士雖然是家中的老么,對父母的教育方式卻是印象深刻。「爸媽很重視我們的教育。爸爸除了身體力行,更常常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怕吃虧,說話卻要謹慎。他常說:『傻力得人愛;傻口得人憎』,這是很有道理的。」

  葉博士特別提到有關爸爸的一件事情。「多年前,我在圖書館無意中看到一份歷史資料,原來爸爸曾於約一九二七年間,到了美國,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四處向當地華僑募捐,作為在廣州建醫院之用。他回到廣州後,真的建了一所有五百個床位的大醫院,成為一時佳話。」

  對於媽媽,葉博士也是滿懷感激。「媽媽在台山鄉下長大,小時候沒有機會受教育,嫁給爸爸後,卻能積極自學。還記得,我唸小學五年級時,考試成績差不多是『滿江紅』。媽媽很生氣,說我無心向學,重重地打了我一頓。我哭了,媽媽卻哭得更難過。我很受感動,知道媽媽的愛子之心。」這一課軟硬兼施的『愛的教育』,使葉博士決心改好,從此努力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父母親對信仰的持守,透過言傳身教,除了造就了葉博士這位音樂教育家外,葉家的其他孩子亦不乏傑出人才。已離世的大家姐葉蕙蘭年輕時贏得留學美國的獎學金,學成後投身學術工作,曾任密西根州立大學生化學系主任。夫婿周明溪是著名的航空工程師。一九四七年,在周恩來力邀下,二人毋懼當時國共爭鬥的困局,放下美國安逸的生活,回到祖國。周明溪後來成了新中國國防系統的重點航空科技專家;葉蕙蘭則是哈爾濱大學生化學系教授。

  三家姐葉蕙芳今年已九十四高齡,退休前是將軍級軍醫。四哥葉惠恩是香港的政府醫生;五哥葉惠安退休前是北京電機工程部門的工程師;六姊葉蕙英夫婦是香港的成功珠寶商人;七哥葉惠恆在移民加拿大前是香港資深獸醫。

  葉博士與夫人蔡正怡,對自己三名女兒的管教,還是謹守祖上的教誨。這三位第三代基督徒,總算不負所望,均能繼承父親的音樂熱情,在音樂上各有成就。

  長女羡詩擁有鋼琴教學學士及音樂教育碩士學位,現為葉氏兒童音樂實踐中心副音樂總監,亦是葉氏兒童合唱團高級組、海外演出組指揮,及葉氏兒童音樂劇團藝術與音樂總監。次女詠詩獲獎學金就讀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後於美國取得小提琴及指揮雙碩士學位。她曾先後獲得多個國際指揮大獎,現為香港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及指揮,以及廣州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是當今亞洲樂壇的重量級人物。

  三位女兒各育有子女各一,六個乖孫是葉博士夫婦的心肝,亦是葉家第四代新生力量。

  鄭:「老師的一生經歷與成就,是晚輩們學習的好榜樣。可否請你用一個字來代表你的人生、事業、信仰呢?」

  葉:「我會說,是個『讓』字。因為這跟我的家訓有關係,「多做事,少說話」,凡事容忍,讓事情的目標清楚準確,有任何困難都要忍耐。耶穌不是也教導我們常常要謙卑順服嗎?」

▲兒童合唱團之父—葉惠康博士對音樂教育的熱誠隨歲月而增進。

▲葉惠康博士不但在浸會大學建立音樂藝術學系,也一手創立泛亞交響樂團及兒童交響學團,全力以赴推廣音樂。

▲牆上掛著眾多證書標誌著葉惠康博士多年來推動音樂教育的成績。

▲葉惠康博士全家福

▲葉惠康博士在浸會大學音樂系任教期間積極訓練學校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