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6 期(2010 年 3 月 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東方日報》2.3.2010
香港七百萬人口,竟可以有五萬多人參加馬拉松長跑,雖然認真跑畢「全馬」四十二公里的只是八千多人,但其餘四萬餘人亦可完成「半馬」或十公里的挑戰賽。以香港人平日疏於運動的條件看,有如此表現已屬難得。
賽後有人質疑香港馬拉松的賽道並不理想,有馬路有天橋有隧道,而且坡道不一有上斜有落斜,徒令跑手消耗大量體力。有建議應以平路作尾段賽道更加理想,亦有認為如果把比賽提早一個月左右更好,因為天氣比較乾燥及寒冷,跑手們會跑得比較舒服。
人生好像一場馬拉松,如果有幸跑畢「全馬」的確不簡單。「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提後四7)保羅沒有說他「跑贏了」,只是淡淡地說他「跑盡了」,意思是人生的「全馬」不在乎跑贏其他人拿個金牌,乃在乎有沒有把這四十二公里好好跑盡。當然,這四十二公里的賽道是很崎嶇的,大概不會好過香港的那一條,它也許有風光明媚的一段如青馬大橋或東區走廊,但肯定也有密封幽暗如西隧的,當然最不可或缺的是尾段的大暗斜,隨時可以令跑手體力透支,口吐白沫暈倒地上。
如何可以熬過艱險的賽途跑盡全程呢?平日的苦練是少不得的,還要加上堅定的鬥志和不屈不撓的毅力。「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為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3-14)跑人生的馬拉松,也需要這份勇往直前、不成不休的拼勁和鬥志,不是去鬥贏別人,而是鬥贏自己心中的恐懼和小信。從風景如畫的賽道轉入閉無天日的隧道,從四周有人搖旗吶喊到四野無人只聽到自己的喘氣聲,我們需要的就是這麼一份決心,再沒有別的,只是向著標竿直跑。
這就是人生,也就是馬拉松的祕訣。下一屆香港馬拉松,改良了部分賽道固然好,但維持不變也是可以,只要你今年好好苦練,不捱夜不打機不吸煙不酗酒,每天大清早起床跑步,明年你一定可以跑畢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