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出版社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出版葛永雍主編:《景教遺珍—洛陽新出唐代教經幢研究》一書(見左圖),載有景教研究學者論文十篇,可說是近年國內研究洛陽唐代景教經幢的新發現,對唐教景教研究增添新的資料,揭示景教在古代洛陽傳教的遺跡。
該書有記二零零六年五月有石經幢被發現,屬於洛陽市洛龍區李樓鄉齊村東南一公里東嶺出土的古物,這地方正是唐代東部洛陽城外東南面,亦是唐代葬墓較為集中的地點。中國古代之有「經幢」的石雕和石刻,是佛教常用的六角石柱,刻有佛號和佛經,致有石經的形成。而所出土的景教經幢是用石灰岩製成的八棱(角)柱體(見右圖),可見其時代景教是受到佛教的影響,而有石經幢的製作。據所發現的景教石經幢,每面寬0.14米;水平截面圓直徑0.40米,殘高0.84米。經幢殘石刻有楷書文字全文共四十二行,每行殘存的文字,是二個字至三十個字之間。八角柱每面有兩行至六行之間。第一面至第五面的第一行,刻上祝文和《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的一部分;在第五面第二行至第八面刻有《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幢記》一篇。是以考古學者和景教研究專家將這件經幢定名為《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石經幢。
從石經所刻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幢記》,該幢是由弟景僧清素、從兄少誠、舅安少連、義叔上都左龍將軍散將兼押衙寧遠將軍守左武衛大將軍置同政員為安葬安國安氏太夫人和亡師伯和,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在東部洛陽所立的經幢,至唐文宗大和三年(829)舉行了遷葬的大典。據專家考據經幢的墓立安國安氏太夫人應為西域粟特安國人。因為在洛陽曾經出土不少安氏家族的墓誌,在唐初年間已有不少粟特安國人入居洛陽,而米、康兩姓都是來自西域,而到中原定居,在此說明唐代外族的景教徒已屬不少。
從中國教會史得知,景教是基督教傳中國最早的一支,先於唐太宗九年(635)經已踏足長安。千多年來,最大發現的歷史石刻文獻就是明朝天啟五年(1625)在長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而二零零六年出土《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經幢,應說是一重大發現。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