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分別在鑽石山、觀塘兩家廣蔭老人院,大家都慣稱做「舊院、新院」,最近觀塘院要大興土木,落成後打算讓舊院的老人們遷到新院。舊院將會拆卸重建,這是聯會慈惠部的新猷,盼能早日完成此美舉。
到如今,大家只要一提起廣蔭,都稱做新院、舊院,連在聯會各項的會議桌上,也是這樣說,負責統籌兩院事工的,原先是「慈善部」也改稱「慈惠部」了。
一九六五年鑽石山院三月初入伙時,當事人可不怎樣輕鬆,砦城老院原是遜清時的一所衙門,又因砦城環境特殊,成了三不管的特區,城內藏垢納污,街巷狹窄。不管你從賈炳達道或是東頭城道進入,處處污水溝。城外靠東頭村道這邊,有幾十家無牌牙醫,城裡不少製造魚蛋、燒臘、鹵味、糖果、缽仔糕點、牛什各種熟食的作坊,衛生情況不必提了,製成品都是讓小販拿到市區裡販賣的。
販賣毒品更是明目張膽,橫街陋巷,支起帳蓬,癮君子橫七豎八的躺在草蓆地上吞雲吐霧,俗稱:「劉、關、張」(白粉、紅丸、鴉片)。賭檔林立。砦城廣蔭老人院就在城中心,倒有出於污坭而不染的脫俗境界。後來因為興建的緣故,在城內掘出兩尊大砲,也移到老人院門外擺放了好一段時間。
如今這一大段地方,已經改建成了「砦城公園」,也曾幾回前往遊覽,還留存點滴痕跡。
一提起搬遷,只要有過喬遷之喜的人們,都經歷到不是怎麼好的滋味,那時院中管理沒有現今那麼正軌,老人家入住後,連要她們互易房間,樓上樓下對掉,也要費盡不小唇舌,都不肯接受。到了由砦城遷到鑽石山,舊換新也賴著不肯搬,聽說還要勞動警察協助。那一輩的老姊妹們,如今已全部返天家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