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了七年,終於等到了。
七月十三日香港時間晚上,守候在報館,看著電視直播,晚上十時十分,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公布二○○八年奧運主辦城市時,輕聲地說出「Beijing」之後,我的心情,與絕大部分華人一樣,雖不至忘形喝采,也有從心底發出歡呼。
據稱,薩馬蘭奇約二十年前初掌奧委會時,致力將由白人世界少數人主導的國際奧委會,大大加入非洲及亞洲的元素,包括邀請更多這些地方的人士出任委員,打破地域的界限,亦因此令四年一度的奧運會,這個以往經常賠本的生意,變成各國爭相競逐的一項盛事。
北京可以舉辦奧運,我們新聞界很多的報道和分析,說有助改善北京的環境污染、城市綠化、提高人民的生活質素,以至中國人權可獲改善,兩岸關係也得以緩和(有政論家說未來七年大陸不會攻台)的論點也有。
我想提一提國內的宗教自由,我相信將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最近中國容許兩位美國牧師,可以到內地的神學院授課,記憶中應該是一九四九年後首次,否則也是很罕有的,當然不知道是否與申辦奧運有關,不過,祖國的對外態度一向是:對善意的表示會有善意的回應。
除了薩馬蘭奇很希望中國可以舉辦奧運,其他一些諸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至中美關係在軍機事件後轉趨緩和,這一種來自世界對中國的接納,我都一一相信,對國內開展福音事工,大大有利,當然國內傳福音,亦有很多困難,無論政策、資源、人才等,不過,我看到的是,自一九四九年後,現時是其中一段最有利傳福音的時間,我也相信今後數年,倘沒有極大的外來或內在不穩定因素,國內的傳福音工作,可以有更大的躍進。
有時看聖經及歷史,並不明白為何當初神沒有容許讓福音,早早帶至中國這個古老大國,即使如唐代景教等亦不能開花結果,作為中國人,覺得過去二千年,大部分時間先輩們都是活在沒有盼望當中,不禁低迴嘆息,但更多是深感慶幸自己即使如此微小軟弱,也可以蒙神眷顧得救。
讓我們在替北京成功奪得奧運主辦權高興時,也為祖國十三億人可以得聞福音禱告。
馬丁(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