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文化下為「古董聖詩」解碼
第 1928 期(2001 年 8 月 5 日)
◎ 要聞
▲羅博士鼓勵信徒在生活中實踐詩歌中的神學。
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聖樂促進組籌辦之「聖詩節」,為本港信徒提供了一個體驗及交流聖詩頌唱的機會,適逢世界華人聖樂促進會假建道神學院舉辦密集課程,吸引多個地區的華人聖樂事奉同工來港,藉此難得的機會與本港信徒進行交流。
原定於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舉辦的「聖詩節」,在颱風影響下被迫將第二晚的聚會延期舉行,使主辦機構原定三個主題以及示範能完整地與參加者分享。
聯會主席梁林開牧師為「聖詩節」揭幕致詞時指出,人類向上帝獻上讚美是理所當然的責任,因此聖樂促進組特別舉辦「聖詩節」,希望能幫助信徒在唱詩讚美的本分上精益求精,透過多個教會詩班的交流,儼如為信徒預備將來基督再來的日子,與千萬信徒在上帝面前的高唱讚美預先作好準備。
而負責主領三晚聚會的羅炳良博士,在「聖詩節」中先後圍繞「締造生靈的聖詩」、「營造健康教會的聖詩」及「數典及進新的聖詩」三個題目,分享其對聖詩的深入反省。
剛接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一職的羅炳良博士透露,在現今「快餐文化」的教會趨勢下,他仍深愛被人視為「古董」的聖詩,原因是這些花上詩人不少心血寫成的音樂,是真正屬於會眾敬拜上帝的音樂,任何人都能唱;又正如約翰衛斯理所言,聖詩即如平信徒的神學,涵蓋了整本聖經的神學思想。
因此,他提醒信徒在頌唱聖詩時,不單花上個人的學問修養,更重要的是仰賴聖靈的幫助,同時亦將音樂化成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實踐詩歌中的神學,為這些聖詩進行「解碼」的簡化工作。
在三晚的聚會當中,羅博士挑選多首不同年代的聖詩,在八隊詩班~尖沙嘴潮人生命堂詩班、聖公會聖三一堂詩班、潮人基列堂詩班、九龍城潮語浸信會詩班、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詩班、香港仔浸信會詩班、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詩班與及聖詠小組的精彩示範下,將詩歌貫通其分享的信息,以深入淺出的手法將每種聖詩的特質、歌詞背後的神學思想,活靈活現地剖析出來,加深每位參加者對聖詩的了解。
▲詩班即席示範頌唱聖詩,加深參加者對樂曲的了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