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培育的新人類~飢渴慕義的人


1928 期(2001 年 8 月 5 日)
◎ 教會之聲 ◎ 鄭以心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面對複製人類可能成為事實所引起的爭議時,不知各位有何看法與感受?到底,在現今的處境中最急需的,是具備怎樣特性的人呢?

  明確指引

  若根據馬太福音五章六節的記述,恐怕在主耶穌的心目中,這個世界正是逼切需要有更多曉得飢渴慕義的人出現,眾人方能更享受到父神所預備的諸般祝福。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原因其實十分簡單,當耶穌基督在提到有關飢渴慕義這類人物時,祂毫不猶疑便採用了「有福」這個形容詞來稱呼他們。無疑,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所謂「有福」,往往都是和「能夠獲取多一點」這個概念連在一起看的,正好像一個人能幸運地額外獲得一些財物或多添一點壽數,周遭的人便會不期然以「有福」這兩個字來形容他的經歷。相反,若一個人在具體事物的層面上是一無所得,便很難令別人認同他真是一個蒙福的人了。

  值得留意的是,聖經並沒有完全否定一個蒙福的人,可能在物質上有所增添。只是,在上主的心目中,能夠獲取一些具體和可見的物資,只屬蒙福的一種初步體會而已。最重要的,還是當事人能否真正在生命的深處,經歷到財物所不能換取的屬天福氣。若筆者的理解正確,「有福」這個詞在聖經的原文中,其實更是包含了「喜樂」或「歡欣」的意思。意即,當主耶穌論到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時候,祂乃是指到這些人能深深享受到一份從天而來的喜樂。試想想,若在這個常有憂患與眼淚的世代中,能增添多一些滿有喜樂的人,那將會是件何等美好的事。

  再者,主在稱讚那些曉得飢渴慕義的人為有福時,祂也明確地道出了其中的緣由,乃在於這些人同時能得著神所賜的飽足。若按上下文的角度理解,主明顯是指出,凡願意主動尋求神公義和真理的人,神必讓他們得著所渴求的一切。誠如主所應許的:「尋找的就尋見,叩門,就給他開門」(太七7),主必以真理之福滋潤他們心中的乾渴。事實上,當人真的願意按公義和真理而行時,他不但能使自己享受到一種俯仰無愧的人生,凡與他接觸的朋友,也勢必因他那種因順從真理而流露的善行,分享到從神而來的飽足和喜樂的。若各位稍為分析一下不同類型的救援組職和慈善團體的源起時,便不難發現有多少是由於信徒願意秉行公義和實踐愛心所引致的。

   正因為飢渴慕義的人能對我們的世代帶來如此正面的影響,難怪主耶穌一早便提醒我們,理當更盡意培育出飢渴慕義的人啊!

  可行方案

  怎樣做才可以有效培育出飢渴慕義的新人類?作為地方堂會的一分子,我們真有這種培育的能力嗎?讓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當主耶穌在宣示其登山論福的信息時,祂並不是單單對某些具備專門知識或技能的人而說的,祂乃是向一切願意尋求神真理的人所作之訓誨。意即,只要我們願意先切實遵行主的吩咐,凡事皆以神的公義和真理為依歸,我們已經可以體會到作個飢渴慕義的人,是何等的美善和飽足的事。

  再者,若所有堂會領袖也在個人的層面作出這樣的追求,並且在每一次的教會議事場景中,堅持完完全全按神的公義和真理作出決定,避免重蹈昔日法利賽人和文士的覆轍;容許人的遺傳和習慣高過了神的旨意,這樣,不但有關堂會定能在事奉中榮耀神,深信屬於那堂會的信徒也必在領袖潛移默化的感染下,更容易成為飢渴慕義的一群,不知這算不算是一項具體可行的方案呢?

   誠如哥林多後書八章十二節指出:「因為人若有願作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只要教會能上下一心地朝向飢渴慕義的方向努力進發,主必俯允我們所求,並且更會透過我們的生命實踐,使更多人也可分沾到祂的美善恩澤!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