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接津兒放學,看到同班的另一位家長,在班主任面前投訢津兒在校外公園行為不檢,企圖打她的女兒,又說津兒咬她的女兒,使她的女兒傷痕纍纍。班主任說校外的事她不會插手,但那位家長卻仍死心不息,臨行前說了一句:「我只想你好好的教訓鄭以津!」我站在她後面,聽見及看到整個對話,只感到震驚和害怕。
我並不擔心班主任會真的好好的教訓津兒,我只是為到那位母親所表現的行為感到震驚和害怕。她很疼愛她的女兒。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絕對想不到,原來小朋友之間拍拍肩,攬攬纏纏是打人、咬人,可以令對方傷痕纍纍!這位母親呵護女兒的程度,簡直到了窒息境界,其他小朋友休想可以接近和其女兒玩,因為她已經成為女兒的超級防禦網,把女兒緊緊的放在她自己的控制罩籠內。
我為到這位母親和他的女兒感到可悲。很明顯這位「好媽媽」,一心為女兒著想,凡事呵護、凡事保護,但過度的呵護備至,卻成為窒礙。她的女兒不能學習獨立,不能享受朋友和同學間的情誼和歡笑,因為世上唯一和最好的朋友,真真正正為她設想的人,就只有她的媽媽。其餘的人卻是只會帶來傷害。
這種極度呵護,其實是完全疏忽不理的反彈,是管教孩子的兩極表現。一個是極愛,一個是極恨,兩者對孩子都沒有好處。事實上,若父母不懂得在適當的地方、適當的時候放手(let go)的話,最終只會使親子關係惡化:假若下一代不懂得總結自己的孩童經驗,只會把這個傷痛代代相傳,一代又一代的重現窒息的家庭成員關係。
盼望每一位家長,能多花些時間反省自己,正如保羅所說的:「心意更新而變化,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來教養天父所賜產業,我們心愛的孩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貞潔有道】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