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12 期(2001 年 4 月 15 日) ◎ 教會之聲 ◎ 李耀全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與此同時筆者亦發覺近日在香港有另些人的生存意志力非常脆弱。雖然香港已取消學能測試,但高年級小學生仍認為功課壓力依然,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在一些嚴重的個案裡學生患上抑鬱症,當中亦有人半途而廢,走上輕生之路。另外每日報章的新聞都有不少為了失業、欠債、失戀、失婚、失意、失敗等而自尋短見。固然任何的挫折或錯失都是帶著傷痛與無窮的打擊。但有問題可以設法解決,生命總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為何要自暴自棄呢!
牧會多年,也主持了不少喪禮,大部分是信徒的,也有非信徒的。在一些死者是非信徒的喪禮中,筆者常感到莫大的困難,不知該說甚麼去安慰他的家人,只能說神會安慰哀慟的心靈,卻不能說死者已回歸天家,有永恆的生命。
在信徒的喪禮卻是截然不同。我可以告訴他們昔日主耶穌也曾在拉撒路的墓前哀哭,故此祂能體恤我們的痛楚。我可以告訴他們主親自說:「復活在我,生命在我。」(約十一25),亦讓他們知道主曾應許說:「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約十四19)
原來面對死亡和生命的壓力時,基督徒可以有完全的盼望,因為我們所信的主不但是世人的道路、真理與生命的應許,也成為這些應許的擔保人。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不但給我們生命之道,也為賜我們永恆的生命而為我們贖罪死在十字架上。但假若這是基督教故事的句號,它仍只是一個偉大的宗教,與其他宗教無異。主耶穌基督卻從死裡復活,戰勝了死亡。耶穌的復活證明祂的應許是可靠的,故此我們信主的人將來死後仍有復活的盼望,信主後亦該有主復活生命的大能。主的應許不是單為來世,亦更是為現世,讓我們活得更活潑有力,因為我們大牧人主耶穌曾說:「我來是要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主耶穌的復活是與信徒愛惜生命息息相關。使徒保羅這樣把兩者相提並論,他說:「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20、22、32 )在今年的復活節,讓信徒確認主耶穌基督已從死裡復活,我們也該熱愛主藉祂自己的死所賜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