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境的教會
第 2934 期(2020 年 11 月 15 日) ◎ 教會觸覺 ◎ 關鎮威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在為了防控疫情而不得不全面或局部暫停現場實體聚會之際,這或許是一個黃金機會重新思想教會的任務是甚麼?信徒要怎樣持守聚會?教會牧者如何有效牧養羣羊及按時分糧?教會的五大功能如何得以繼續維持,從而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以下有一些概括未加分析的籠統心得,願與諸位分享。
主耶穌告訴過信徒,真正的敬拜並不在於形式和地點,而是在於敬拜的基本態度。真正討神喜悅的敬拜乃在於心靈與誠實。在漫長的抗疫期間,日益成熟的網絡科技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信徒無法親臨堂址現場參與崇拜、祈禱會、主日學、團契小組、培靈會等等聚會的心連心需求。線上面對面的牧養頃刻之間成為了嶄新關顧的方法。教牧通過電話及各種線上雙向溝通方式如WhatsApp、Zoom,或者單向平台如YouTube,不間斷地用神的話語勉勵信徒,彼此代禱,加油打氣。許多教牧也選擇了在通訊羣組中不時向信徒發放禱文,以堅固眾人的信心及幫助不知道應該怎樣祈禱的肢體。教牧亦鼓勵全體信徒人人成為代禱的勇士,「在聖靈裏禱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仰望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憐憫」(参猶20-21)。為了繼續對受託照管的羣羊生命負責,教牧決不可以停止開辦主日學,即使遇到困難,都應堅持提供生命栽培及學習聖經的環境,用心照顧信徒的心理及靈性需要。
在服事方面,教牧應幫助信徒建立有根有基的愛心,以各種善行(如派送防疫物資等)來關心別人的需要,力求別人的益處。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35)正如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出版於一九八六年的愛情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的書名所示,在疫情期間,愛人如己除了是一種生命見證之外,也是傳福音時極其佳美的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