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傳道會接納「恆河外方傳道會」方案,隨即招募更多宣教士來華,組建更大的團隊。馬禮遜與米憐往來南洋考察,研判在何處建立支援廣州前線的福音站。
港市發展興衰,反映該處的船舶條件,位置形勢,商貿趨向,及管理狀況。在東南亞,這更是一段歐洲殖民歷史。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之間,夾着一條窄長的馬六甲海峽,是由印度洋進入東南亞水域,並通往東亞的最便捷航道。歐洲諸國發展東方航線,初到來就認識這海峽的戰略價值,致力在此建立據點。
馬來半島西岸的馬六甲王朝位於海峽中段,建於十四世紀末年。葡萄牙在一五零九年由印度初到馬六甲,隨即在一五一一年佔治。馬六甲是當時東南亞最興盛的港市,海峽由此得名。
荷蘭於一五九六年初到爪哇,一六一九年佔治島上的雅加達,又改稱 Batavia (巴達維亞);這是荷蘭本土在羅馬帝國時代的拉丁名稱。巴達維亞位於馬六甲海峽南端出口不遠,荷蘭銳意營建,使它成為東南亞最具規模的歐洲式城市。一六四一年荷蘭在葡萄牙治下奪取馬六甲時,巴達維亞的興旺已經超越了馬六甲。
英國於一六零八年初到印度,隨後遂步佔治全境。一七七二年位於東岸的加爾各答成為英國治下印度行政首府,興起至盛。它雖然位於馬六甲海峽北端遠處,仍能削弱巴達維亞的盛況。一七八六年英國佔治貼近馬六甲海峽北端的檳榔嶼,亦建設成港市,成為日後的檳城。惟直至一八一九年佔治星加坡,就是後來曾簡稱星州,獨立建國稱新加坡;這小島扼守馬六甲海峽南端出口,建成東南亞至今最優良的港市。
由中國工場前線教士倡議的「恆河外方傳道會」,實質是倫敦傳道會的「南洋使團」。團隊守候在南洋華僑社羣聚居的新教國家佔治港市,五年之間,先後建設四處福音站。列寫出來更能明晰一覽。
1815 馬六甲
1819 檳榔嶼 (喬治市/檳城)
1819 巴達維亞 (耶加達/雅加達)
1819 星加坡 (星州/新加坡)
區伯平(撰述、繪圖、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