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善別—從華人喪葬文化反思生命的價值


2851 期(2019 年 4 月 14 日)
◎ 教會觸覺 ◎ 彭淑敏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生有時,死有時」(舊約聖經《傳道書》三章二節),死亡是人生必經階段,從古到今,無論貧富尊卑,抑或善惡賢愚,人總有一死,既不能擺脫,也無法逃避。面對這個困擾,傳統華人按照約定俗成的方法來處理,逐漸形成獨特的喪葬禮俗文化。時至今日,本港華人的喪葬禮俗大多因循執行,實際上可能不求甚解,或因避諱不談,致使年輕一代產生很多問題和疑慮,因而難以理解相關內容和文化意義。

  如要窺探華人的死亡觀,反思生命的價值,可以先從宗教、民間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入手,例如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系統,可說是構建傳統華人喪葬禮儀的主軸。但是不同的華人社區也會因應各自的發展,如語言系統、居住地域、祖籍或籍貫等,使儀式產生變化,因此當代華人喪葬文化充斥獨特的本土色彩,不同的習俗也會隨着社會流動而互相影響,導致部分儀式由多種文化混合而成。此外,社會變遷、富貧差別、血緣親疏、制度等因素也會影響最終採用的喪葬禮儀。

  古語有云:「百行以孝為先」,當中反映了華夏文化的人格修養和治理國家的基礎理念。「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論語》)蘊藏中國傳統喪葬文化提倡的孝道,以孝道敦厚人心,穩定家庭和人際聯繫,促進社會治理的核心價值。華人重孝,「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意即父母健在時,子女應以禮侍奉;父母離世後,子女要以合宜之禮把父母安葬,日後進行拜祭,藉以慎終追遠,追念前賢,以盡孝道。這些喪葬禮儀也可彰顯生命的承傳,反映死亡並非終結,而是透過代代相傳得以延續下來。

  喪葬禮儀是逝者向世界最後一次的告別,恰當的儀式就像為人生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傳統的華人喪葬儀式,目的可以簡單畫分為兩大類,「逝者善終」和「生者善別」。前者是寄望人生匆匆結束後,能以其他方式延續下去,而不同的信仰產生了各種喪葬禮儀,目的也是希望逝者或可獲得永生、或得道升天、或接引西方極樂等,從而減低面對死亡的恐懼,達至「逝者善終」。

  「小斂於戶內,大斂於阼,殯於客位,祖於庭,葬於墓」(《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每一個禮儀的步驟都是逐漸遠離逝者的居所,有助生者適應逝者的離去。也有一些儀式的用途是用來補償未能盡孝的遺憾,撫平失去至親的痛傷,達至「生者善別」。

  綜觀中國傳統喪葬文化,歷史悠久,涵蓋大量儀式、用具、祭品、服飾、術語、規章及禁忌,由香港華人輾轉相傳,再經過本土化發展,成為今天一項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筆者衷心感謝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進行研究計畫,出版《逝者善終、生者善別:圖解香港華人喪葬禮俗》一書及教育小冊子,以較生動輕鬆的表達方式來討論和分析,現已全部免費派發給學校、公共圖書館、文化機構及公眾人士等。此外,筆者也透過舉辦公開講座分享研究成果,獲得熱烈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筆者應邀前往多所中學進行專題講座推廣生死教育,能與學生一同打破禁忌,幫助他們遠離恐懼,利用圖解方式談生論死,學生不但投入參與討論,也能藉此機會掌握喪葬禮俗的基本知識,瞭解背後的文化意義,有助反思生命的價值,解答人生意義。

  恐懼出於無知,不解導至迷信,為了不使遺憾羈絆一生,就讓知死悟生、善終善別成為生死教育的元素,與每一代人分享。

  彭淑敏(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