砵蘭街90號


2851 期(2019 年 4 月 14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一八九零年代前後,美國教會產生一波奮興運動,由此催生了不少使命組織,都旨在動員信徒見證天國福音。其中有一名長老會牧者,於一八八六年成立一個佈道組織,後來定名為 Peniel Mission(毗努伊勒使團)。這個名字源於〈創世記〉三十二章的記述,取名表達使團在屬靈爭戰中凱旋。

  使團的工作不久發展至美國本土以外地區。為了更清晰和有效地策進工作,於是在一八九五年再另組織獨立的 Peniel Mission Society(毗努伊勒傳道會),作為差會,專注海外宣教。這個差會在一九零九年來到中國,初時計畫在廣東及廣西傳道,後來轉輾留駐在香港。那時英國才剛強租「新界」十年,滿清皇朝已到殘存苟延的局面。

  經過幾年的多重波折,差會的教士在一九一四年於油麻地覓得固定的地方舉行聚會,於是成立正式教會。教會的名字依循美國差會的方式,定名為「中華便以利會」(China Peniel Missionary Society)。由差會初到中華大地至成立教會,中國社會已經由滿清皇朝帝制、革命成為「中華民國」了。

  當那些年,日後影響中國教會深遠的「和合本」中譯聖經尚未面世;幾種中譯聖經同時在教會圈子流通。Peniel這個字參照當年的其他譯本,譯作「便以利」。堂會成立幾年之後,「和合本」中譯聖經面世了;其中 Peniel譯作「毗努伊勒」。然而堂會一直沿用更加平易近人的「便以利」為名,直至今日。

  中華便以利會在一九二一年購得現址,自建教堂;至一九五四年重建成現時的大樓。砵蘭街原本靠近海岸,當成立教會的同期,政府也在這段海岸建造「油麻地避風塘」,這一直是香港的最大避風塘。捕魚業是香港往昔的重要行業,漁民眾多,油麻地避風塘長年停泊着大量「住家艇」。換言之,便以利會附近集中有香港最大量「水上人」作息。

  避風塘使漁民自然地成為便以利會的鄰舍;教會由此調校方向,專注服務漁民,在全香港各漁民聚居之處開展福音工作,植堂佈道。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