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鐘為誰而敲—清明節反思生死


2798 期(2018 年 4 月 8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清明節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傳統上會整家人前去掃墓,紀念先人,同時亦是我們思考人生終極的時機。究竟基督徒如何看待生與死?

  倘在教堂舉行安息禮,教堂多數會在禮前敲鐘,而敲鐘的次數乃根據逝者的歲數而定,設若逝者長壽八十甚至九十歲,那麼就敲八、九十下;若逝者年輕,才三、四十歲,那麼鐘聲就只有三、四十下。

  十七世紀英國桂冠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寫過一首名詩《喪鐘為誰而敲》,詩的結尾是這樣:

  「所以當喪鐘響起的時候,請不要問喪鐘為誰而敲,喪鐘為你而敲。」

  為甚麼詩人說喪鐘不是為喪禮的主角逝者而敲,乃是為出席喪禮的生者而敲,讓我們先看看這首詩的前半部: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成一體。每個人都像一塊泥土,屬於整片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海浪沖掉一塊泥土,大陸就會因此而縮小;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損失,因為我和他們難捨難分。」

  基督教所設定的安息禮儀,是要提醒我們,每個人在塵世都只活一輩子;人世的路程走完了,我們都要返回天家。今天出席某人的安息禮,我們彷似旁觀者,死亡好像只是他的事,其實他是比我們早一步離別塵世而已,有朝一日我們也要步其後塵。所以詩人說,喪鐘乃為在生者而敲,因為它提醒我們,死亡是每一個人的終局。

  但信仰又提醒我們,肉身的死亡不單是「終局」,也是塵世生命的「完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最後一句話是「成了」。告別塵世的人也是同樣「完成」了他在世的使命和託付。他的人生彷如一本寫完的書,從呱呱墮地的「序言」跨過了不同人生階段的章題,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到最後一章,「死亡」宣告了這本書終於完成了,它是完完整整的一本書,這也是人生的「成了」。

  當然在病重或衰老步向死亡時,難免有痛苦,既有肉身的痛苦(如接受治療),也有心靈的痛苦(對別離的悲傷、對死亡的恐懼、對死後去處的疑惑);但基督信仰安慰我們,人的痛苦就是基督的痛苦,當人走到人生末期,也是最靠近耶穌的時間,我們可把一切憂懼卸給耶穌,讓祂完全接管我們的生命,如此死亡就變為凱旋歸家之旅,因知道祂牽着我們的手,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回家。

  清明思生死,我們的心靈更加清醒光明。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慈惠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