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敬拜讚美研習會
反思敬拜現況與出路


2798 期(2018 年 4 月 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已於三月二十四至二十五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辦「2018敬拜音樂特會」,其中在全港敬拜讚美研習會中,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葉漢浩博士、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高銘謙博士、同心圓敬拜福音平台總幹事霍志鵬以「離天離地──香港教會現代敬拜讚美的出路」為題,分別闡述敬拜的現況和出路。

  敬拜連結社關 重視生命轉化

  葉漢浩博士稱,敬拜就是生命與生活,人們平日的行為和事奉可當作敬拜的一種,因此敬拜與生活不能分割。他提到不少人將敬拜當作「超級市場」,希望從中得到上帝醫治或感受聖靈同在。他重申自己沒有質疑此說法,但強調即使沒有浪漫氣氛或音樂,上帝也可在任何地方醫治和轉化生命,現在卻彷彿把上帝的能力局限於敬拜的時間內。他補充,音樂是讓上帝進入生命的重要工具,也是許多人召命的開始,但不等於是上帝參與生命的全部。

  他又指,同心圓不只在信徒間以音樂服侍,更在看不見的社區窄巷中服侍基層,可見敬拜應與社關結連。路加福音十章記載,好撒瑪利亞人看見受傷者動了慈心,故悉心照料傷者,他稱「慈心」一詞在新約中大部分指向耶穌(如衪走遍各城各鄉,看見許多人便動了慈心等),籲信徒要進入鄰舍服侍。

  高銘謙博士指,敬拜是人與上帝的關係,敬拜在詩篇中有感恩讚美和悲哀苦難兩種情緒,兩者同樣融入詩歌敬拜中,成為舊約裏敬拜的表達方式。他指,韓國年輕信徒人數的跌幅極大,大學生基督徒數目僅佔5%,他認為原因是年輕人重視內外一致的屬靈生命,縱然教會擁有奢華建築及美麗的事工,如敬拜與信徒生命素質不一致,也會令他們反感。

  霍志鵬則提到,現代敬拜讚美重視「看得到、經歷到、觸摸到」,年輕人才會有感覺,因此不可只講理論,要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他直言,敬拜時或許情緒高漲,但更重要是及後生命有否得着轉化,以致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回應。此外,敬拜技巧和模式固然重要,但他強調敬拜是讓有恩賜的弟兄姊妹聚集,一起為上帝獻上最好的禮物,等候上帝作工。

  不被社會同化 哀歌表達情緒

  研習會中,一眾講員亦分享對哀歌敬拜的看法。高銘謙博士稱舊約中較多苦難文學,如約伯記、詩篇近四分之一都是哀歌等,「這些寶庫十分重要,讓我們的哀傷情緒能透過音樂獻呈⋯⋯其實更加貼地。」他指,不少人以為只有唱讚美詩或宣告才是信心的表現,惟他認為,唱哀歌者由心而發地向上帝表達情緒,反映他們與上帝關係十分親密。

  部分教會或許抗拒以哀歌敬拜,葉漢浩博士反問:「為何一定要某種喜樂才代表上帝喜悅?」他認為,哀歌反映出另一種對上帝的理解,同時不被社會洪流同化的敬拜模式;就如保

  羅被監禁期間,面對困難仍擁有超越社會的喜樂,籲信徒反思如何擺脫社會賦予的價值觀,以致能真正以心靈誠實敬拜上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