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節目「天生百厭精」(原名:Born Naughty),每集報道兩個成功個案。
父母筋疲力竭時,來了一位兒科醫生、一位兒童心理治療師(之後亦邀多一兩位例如自閉症專家、語言治療師等等)。他們先看錄影帶,然後向父母及家人逐一了解情況。專家們互相討論,定下共識才付諸行動。每集都帶出千篇一律的:就是每個百厭精都有其可愛的一面、乖巧的時刻。到底孩子的心在想些甚麼?怎樣幫助他呢?或說:怎樣幫助這些朿手無策的父母和家人去培育他們那特別的孩子?如何觀察入微、客觀分析、創意對談、比對已知的理論,小心翼翼地下結論、提供方向和進路?
接下來是家訪,好戲在後頭。當醫生很尊重受訪的小主角、適當地提問時,希奇的是百厭精都道出其實不想搗蛋,但控制不了自己。有一個女孩說:「我喜歡動物多過喜歡人」。治療師便帶她去抱抱小羊,女孩開懷的笑,變成了甜姐兒!原來在每個孩子的心底,都渴望乖、渴望被關愛 ……
不少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長期的拉鋸戰。筆者曾在地鐵看到一個小孩邊喝水邊噴水。帶他的人(可能是他媽媽也可能不是)大聲重複責備:「別把水吐出來,別 ……」。唉,她其實是在鼓勵孩子吐水,小孩心想「嘿嘿!這蠻好玩的,哈哈,我受到注意了。」稚子心,誰明白?該如何善導?
片集中令我鼓掌的是這些父母們開放自己的家庭接受幫助;願意多走許多步。例如這位母親,要詳細記錄每天、每小時孩子的一切動靜,之後又要遵照醫囑,每次孩子大發脾氣時就(心平氣和地、不訓斥,但堅決地)把他關在房間6.5分鐘,不多也不少。(每次房間都遭到大破壞,連門窗都破損了。)兩星期後立竿見影。
奉勸年輕的夫妻在孩子沒出生時就接受育兒和親子互動的訓練。對於兒女已經長大的父母,請把握時機做子女的聆聽者和代禱者。由自我表白開始。有些子女把父母偶像化。當他知道原來父母也會犯錯,自己頓釋重負,反而驅動他成長!
我認識許多多元文化家庭,有在異地經商、求學;或全家移民、或從事跨文化宣教等等。初到貴境舉目無親;一些地區政教敏感或治安不好;在南亞或中東婦女孩子不能隨意外出,父母要兼任家庭教師,種種情況令一家人有如困獸鬥。
一位資深教牧說得好:大多數做父母都未受過訓練,跨文化家庭更需要受裝備。須知帶着兒女到海外營商或宣教的家庭,在全家人一齊過渡文化衝擊中自顧不暇、夫妻衝突升級,親子關係自然白熱化。最近,我和十多個宣教家庭合編了《破冰船》一書,書中有的由親子撰文;也有專家撰文提醒父母要敏銳子女心靈的狀態:陪伴同行、及時接受專家援助。這本實戰書值得每個家庭細閱,又可當作手冊。書名是受一位愛主青年去南極歷險開破冰船的啟發,宣教家庭何嘗不是時刻在破冰?文化的冰、親子溝通的冰!
一位宣教士子女(簡稱宣子)教育家回應:「《破冰船》啟發我要多多關心宣子的全人成長。這本書我連看了許多遍,又做筆記。」又有一位母親回應:「我想起以前子女嘗試向我透露心事而我不夠敏銳,錯過了黃金時機,以後他們也不想再題!」
全本舊約以驚人的末句總結神的啟示:「讓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新約有句「不可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沒有志氣」。祝願父母行多一步去明白稚子心,他們一定會回過頭來明白父母的心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婚姻這回事】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誰明宣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