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2751 期(2017 年 5 月 14 日)
◎ 傳道故事 ◎ 樊樂軒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次在教會聽到一位教牧前輩跟我分享以下故事,讓我在作傳道、關顧弟兄姊妹需要時,多了一個角度思考。

  一位將近退休的日本大學老師,平時性格蠻開朗的,但有天卻不停在嘆氣。友人問她﹕「你怎麼了?」

  她回答﹕「早晨乘鐵路時,居然有人給我讓座了﹗唉,第一次感覺自己被人提醒自己已經老了﹗」

  講究禮貌的日本人原來是不讓座的。因為在他們的文化背景裏,很怕給人「添麻煩」,不願意接受別人的人情,不願意成為「被照顧的人」。所以,即使你好心讓座,這並不意味着別人就必須接受你的好心。

  「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六3-4)

  傳統猶太教操練有三,就是馬太福音六章一至十八節所談的「施捨」、「禱告」和「禁食」。這裏,聖經彷彿警戒我們,不可將好行為暴露於人前;然而,回看五章十六節,聖經卻說﹕「你們的光也要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這豈非自相矛盾?

  細看之下,我們會明白耶穌其實是要探討作好行為的動機。五章十六節所談的,是要「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然而,六章所談的施捨,卻是「故意要得人的稱讚」(2節)。這邊廂為神,那邊廂為人,好一個強烈的對比。

  不論是車廂讓座、職場見證;抑或是教會裏各種各樣的服侍,我們都好好檢視自己的動機。若我們帶着良好的動機,縱然碰了一鼻子灰,別人大多也是能明白並欣賞你的好意的。

  雖然,你讓座後,那個人毫不領情,你會有難受的感覺,但上帝在上面(不,其實祂是可以在你旁邊的)看到你,我相信祂亦會因你的良好動機而視你為既忠心,又良善的僕人。

  留白,是中國國畫常用的畫技,至少比西方用得更多。不去畫上甚麼,更能表達那份美,那份深邃細膩的關注。

  我深信,如果你是經深思熟慮,而決定去做或不去做某些行為,有良好的動機,那麼,做或不做,都可以是好行為,也都能「把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作為傳道,在事奉的過程當中,關顧弟兄姊妹故然必要,但如何去做卻是大有學問。深願自己能有更多機會,聆聽教牧前輩分享牧養心得,明白人的需要,讓更多人得着福音的好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