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對香港的承擔
第 2751 期(2017 年 5 月 14 日)
◎ 要聞
五百年前,馬丁路德面對當時似乎看不見希望的前景,仍然持守聖經,在上帝話語中尋求未來方向。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早前舉辦教會改革運動五百週年系列講座「我們的遠象─基督徒對香港的承擔」,延續路德的精神,在社會當前面對的撕裂中,與信徒一同尋找信仰亮光,讓教會和信徒同心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中國神學研究院李思敬院長以「復和者聯盟─再思『彼此相愛』的命令」為題,他引述約翰福音十三章,耶穌在最後晚餐結束後對門徒頒下一條新命令,就是「彼此相愛」。他解釋,命令是假設人懂得怎樣去做,因為人知道應該卻不願意去做,耶穌才下此「命令」,而非「溫馨提示」,「我們面對主的命令,不容砌詞推搪,只該遵命而行。」
李院長續言,舊命令指的是「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及「愛人如己」,提醒信徒愛上帝和愛人是互為表裏,因此新命令並非要取替舊命令,而是再次提醒信徒要見諸於行為和誠實。他續以好撒馬利亞人比喻作提醒:「主耶穌命令我們『彼此相愛』,也就是吩咐我們看見任何人有缺乏,都應去『憐憫他』,不論是自己人或是仇敵。如此去愛所看見的弟兄,才顯明我們是真誠地去愛沒有看見的上帝。」
他說,彼此相愛並不局限在自己人之間,更包括愛仇敵,信徒必須要順服遵守「彼此相愛」的命令,透過此成為生活實踐處境中的認信,「一個願意學習『彼此相愛』的門徒羣體,正是蒙召奉差、活在撕裂世界中的『復和者聯盟』。」在問答環節時,有與會者問及如何愛傷害自己、帶來社會撕裂,甚至是極端組織,李思敬回應指彼此相愛是命令,信徒不能退縮,因為政治運動是場博奕,但愛卻不然。
活動深化信仰 踐行共融信息
天主教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以「年輕人的提升」為題,指教宗方濟各雖已屆八十,仍能吸引年輕人,去年年初教宗接見約三萬名菲律賓青年,在飽受風災蹂躪的國家中,勉勵他們要學習哭泣、去愛,且要向窮人學習,藉此講話提升了年輕人的精神。
夏志誠直言,天主教與基督教同樣面對青少年流失問題,天主教主要藉着不同活動,深化年輕人的信仰,例如每三年舉辦一次的普世青年節。他指,透過活動希望幫助年輕人達至與主共融、與人共融和與萬物共融。今日是個嚴重撕裂的世代,年輕信徒被社會各樣張力拉扯,為幫助他們重建與主的關係,在牧養時非常注重祈禱,尤其是修和聖事,盼幫助年輕人走出人性軟弱,重新得力。
他續言,因為相信每一個人都是上主的子女,所以與主共融後,就需要與人共融,天主教會特別推動年輕人與貧者同行,與弱勢共融,如安排他們探訪基層。「在塑造年輕人的社會遠象時,我們亦應關注如何提升他們與萬物共融的意識。」他說,關於生態環保的議題,社會並不陌生,教區亦成立研習及推廣小組,嘗試為今日的生態危機,提出結合信仰的解決方向。
他最後以耶穌在拿因城門口,遇上寡婦送殯就憐憫她,復生了少年人的經歷,鼓勵青年牧養的同工要學像耶穌,打開願意聆聽他人痛苦的心,打破藩籬,「在談論怎樣提升年輕人之前,我們應先提升自己,放下自己去愛他人。」
推行門訓培育 建立信徒關係
信義宗神學院戴浩輝副院長以「今日社會的烏托邦:處於恐懼與信靠之間」為題,指不少人心中的烏托邦是出於恐懼,如香港部分年輕人鼓吹「自治」等不同形式的訴求也是源於恐懼。他以主前五百九十七年,耶路撒冷被巴比倫攻陷的事為例,以色列人的烏托邦就是期望巴比倫滅亡,被擄者能返回耶路撒冷。然而,這個烏托邦是由恐懼巴比倫產生,從以西結書中看到許多苦難發生在耶路撒冷,可見出於恐懼的烏托邦只會帶來更具破壞性的結果。
他續指,今日整個世界都活在恐懼下,人與人之間排拒割裂、國與國之間互相計算,香港則面對年輕人不信任政權的問題,但放眼世界 ,這其實是世界的趨勢。他引述學者波茲曼的說法,指新科技發展(如Airbnb、Uber)讓人傾向相信陌生人,加上不少大機構和政客醜聞不絕,人們開始不相信既有機構和制度。「當教會今日以大型機構制度出現,面對公信力下降,教會如何繼續持守固有的異象與使命?」他認為,現今世代人際關係愈趨冷漠,加上愈來愈多人投入虛擬世界,人們需要更多親切的關係,惟有教會推行門訓式培育,讓信徒享受人與人間的美好關係,教會在未來世界才可屹立不倒。此外,教會亦應讓年輕人擁有更多決策能力,並以理服人,而非以權力服人,這樣教會仍有公信力和未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