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7 期(2016 年 11 月 27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這本名為《年輕的彌賽亞》的小說,頗有意思,其設定是七歲的孩童耶穌,從埃及返回拿撒勒,到他八歲一年之間的經歷。書中許多細節反映作者對歷史文化和聖經都下了不少功夫。
而令人深思的是,我們熟悉的耶穌基督,不是三十歲那位夫子,就是不會說話的初生嬰兒,其中那一大片空白,我信主多年,竟然沒有怎樣想過。我們頂多會說,他經歷過我們凡人所認識的人生,了解我們真正的處境。
神子降世,可是從嬰兒長成兒童再成為青少年再成為成年人。在甚麼時候他開始明白自己的真正身分?他怎樣知道、約束和運用他與世人不同的能力——比如說改變物理現象甚至生死?他怎樣與家人共處,在鄉村生活中成長?他的童年是怎樣過的?他孩童的稚氣以至淘氣會是怎樣的?他有甚麼青少年的困惑嗎?他怎樣建立與天父的特殊關係?一切一切,真令人好奇。而前此我竟沒有去想過。直至文學的創作釋放了我的想像。
是的,我們認識一個人,怎可能只是聽過他的言論,知道他的功業。我們熟悉的人,我們跟他們一起吃飯,知道他們的愛好,享有共同的一些生活片段。一起為一些笑話開懷,為一些生活點滴而雀躍。耶穌的生平,怎可以只有嬰兒和傳道兩個段落?是的,不見於聖經記載,但我決定以想像為翅膀,在這一個聖誕節,好好體味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