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渡輪上


2727 期(2016 年 11 月 27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次乘港鐵從金鐘站到九龍,列車上一位外籍客抱起他的小兒子,指着車門對上的標板說,我們現在坐地下鐵路橫越維多利亞港,列車在海床走過,香港島另外一邊就是九龍半島。這位年輕父親很有耐性地解說,而才得三、四歲大的小孩子,聚精會神的聽着。

  “We are now crossing the Victoria Harbour.”每天來回金鐘站及尖沙嘴站,數以幾十萬人次計,恐怕沒有多少意識到這個事實。對絕大部分乘客,那不足十分鐘的路程,只是兩個站之間的距離,沒有人為意自己在穿越維多利亞港。

  這也是我非不得已不會坐地下鐵的原因。在漆黑不辨日夜的隧道,乘客不知身在何方,現在有了手機,百分之九十的乘客更加呆坐着上網,這情景令我感到有點厭煩。

  以前橫越維多利亞港,是賞心悅目的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隧道巴士以前,一定要乘坐渡海小輪。在佐敦道碼頭或者尖沙嘴天星碼頭的閘口投幣入閘,多帶備一份報紙,魚貫登船找個座位,一邊看報紙一邊欣賞維港的景緻,間中聽到汽笛的聲音,然後渡輪靠岸,船員拋出纜索固定渡輪,再垂下跳板,乘客徐徐上岸,一切是那麼悠閒雅致,那是香港最美好的年代。

  即使是隧道巴士的年代,仍可以瀏覽車窗外的風景,那時未流行手提電話,車上的乘客多知道自己身處何方。

  許多年前有一首粵語流行曲名《昨夜渡輪上》,歌手李炳文,歌詞寫得很美,道出了那個年頭的情懷:

  「夜渡欄河再倚 北風我迎頭再遇

  動盪如這海 城在兩岸凝神對視

  霓虹伴着舞姿 當酒醉如同不知

  日後望這方 醉中一切無從抓住」

  今天香港人活得失魂落魄,也許原因之一,是沒有一個可以寄情抒懷的維多利亞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