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乘港鐵從金鐘站到九龍,列車上一位外籍客抱起他的小兒子,指着車門對上的標板說,我們現在坐地下鐵路橫越維多利亞港,列車在海床走過,香港島另外一邊就是九龍半島。這位年輕父親很有耐性地解說,而才得三、四歲大的小孩子,聚精會神的聽着。
“We are now crossing the Victoria Harbour.”每天來回金鐘站及尖沙嘴站,數以幾十萬人次計,恐怕沒有多少意識到這個事實。對絕大部分乘客,那不足十分鐘的路程,只是兩個站之間的距離,沒有人為意自己在穿越維多利亞港。
這也是我非不得已不會坐地下鐵的原因。在漆黑不辨日夜的隧道,乘客不知身在何方,現在有了手機,百分之九十的乘客更加呆坐着上網,這情景令我感到有點厭煩。
以前橫越維多利亞港,是賞心悅目的經驗。上世紀八十年代隧道巴士以前,一定要乘坐渡海小輪。在佐敦道碼頭或者尖沙嘴天星碼頭的閘口投幣入閘,多帶備一份報紙,魚貫登船找個座位,一邊看報紙一邊欣賞維港的景緻,間中聽到汽笛的聲音,然後渡輪靠岸,船員拋出纜索固定渡輪,再垂下跳板,乘客徐徐上岸,一切是那麼悠閒雅致,那是香港最美好的年代。
即使是隧道巴士的年代,仍可以瀏覽車窗外的風景,那時未流行手提電話,車上的乘客多知道自己身處何方。
許多年前有一首粵語流行曲名《昨夜渡輪上》,歌手李炳文,歌詞寫得很美,道出了那個年頭的情懷:
「夜渡欄河再倚 北風我迎頭再遇
動盪如這海 城在兩岸凝神對視
霓虹伴着舞姿 當酒醉如同不知
日後望這方 醉中一切無從抓住」
今天香港人活得失魂落魄,也許原因之一,是沒有一個可以寄情抒懷的維多利亞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