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貧窮人中作鄰舍
第 2727 期(2016 年 11 月 27 日)
◎ 要聞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及伙伴教會已於十一月十八日舉行「在貧窮人中追隨基督」研討會,透過主題信息、專題座談、工作坊及小組討論,探討關懷貧窮及門徒訓練的關係,並由伙伴教會牧者分享尋異象和持續服侍的經驗。
蔡元雲醫生分享專題信息時直指,今日香港撕裂問題嚴重,教會應在社會中作見證,讓人看見香港只有「一個教會」,加上年輕人流失率嚴重,有部分則流向英語教會,因此是屆研討會特意安排中英語教會聯合在一起,共同商討和交流。他強調,耶穌在世時特別關注公義的問題,且一直與貧窮人一同生活,教會的使命應學像耶穌,道成肉身進到世界,與貧窮人同行,在日常生活中活出憐憫和公義。
他續提到世界華福中心剛完成「各地華人教會門訓與差傳普查報告」,發現大部分華人教會以研讀聖經的方式進行門訓,他說:「門訓不只是知識和技術的傳遞,更是與人、與神的關係,是關於行動的,就如登山寶訓所教導,而道成肉身就是最大的門訓。」他指出,教會近年雖然經歷人數上的增長,甚至出現多間巨型堂會,但門訓着重的不單是人數增長,而是使命的本身,「門訓的目的就是讓人活像基督,五餅二魚教導信徒要服侍人的靈肉整體。」
蔡醫生引述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四至二十六節,耶穌囑咐門徒要捨己、背起十字架跟從祂。他指,基督教應要擁抱十字架的苦難,但中國人的文化習慣逃避苦難,惟國家卻充滿苦難,過去經歷打仗、地震等,今日也有很多人渴望移民離開,「我們常想以自己方法去做,但真正的方法卻是放低自己,背起十字架跟從神。」
他又談及有關鄰舍和憐憫的意思,當時猶太人看不起撒瑪利亞人,因此耶穌借撒瑪利亞人的比喻告訴他們,憐憫的意思就是與受苦的人一同受苦,成為別人的鄰舍就需要離開舒適的環境,成為無倚靠的人的倚靠。「服侍窮人是基於神的使命。」他指耶穌的使命早教導信徒要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叫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信徒學效耶穌就應離開舒適的環境,進到貧窮人的中間,成為鄰舍。
伙伴教會牧者分享 異象推動長久服侍
座談會上,由三間教關伙伴教會的牧者分享經驗。宣道會基蔭堂蕭如發牧師分享他一直服侍基層,由新移民事工到戒賭戒毒,教會亦由三十人發展到今日七百多人,而現時則主要服侍傷健人士,他認為自己能有力量事奉至今,全靠上帝的感動。
基督教福臨教會黎振滿牧師分享他在一次步行祈禱(Prayer walk)中得到地域性的異象,因而受呼召終生服侍廟街,當中包括新移民、風塵女子、黑幫、露宿者等,他甚至學效蔡元雲醫生的方法,將信徒帶回家同住,作短期門訓。他直言事奉是靠使命帶動,「我反而要感謝窮人給予我服侍他們的機會,服侍窮人於我而言就好像還福音的債,愈做只會愈輕省。」
馬鞍峰香港教會(Saddleback Church)李志剛牧師則認為大使命清晰教導教會要推動扶窮事工,而教會亦擁有物業和人力等資源,服侍窮人理應不遺餘力。因此,在開辦教會前一年,他與同工進行一千小時祈禱,八百公里步行祈禱,尋找異象再盡力去做。他認為服侍窮人要讓他們感受到基督的愛,而非帶來更差的階級觀,而且很多時候反倒是從中被教導,「釋囚教我人生道理比BBA、MBA教我的還要多,我從來沒想過離開,只想如何做得更好。」他指,堂址準備搬往深水埗區,未來會輔助該區的大型教會及推動中小型教會合作,聯成網絡進入社區服侍窮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