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27 期(2016 年 11 月 27 日) ◎ 各司其職 ◎ 志仁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在這裏不是想探討甚麼事情是對是錯,只想集中討論我們表達的方法常常引起誤會。避免衝突是一種意願,我們不想衝突,但這種意願不要令事情出現誤解。我們的表達方式不單只是從正面、對方立場來說等等,而是要加上清楚指出不妥的地方在哪裏。我愈來愈發覺一個情況,人性就是逃避,很多同工和會友都不欲別人指出他的錯誤來。
香港是一個競爭程度十分高的地方,香港人的特性可以說是靈活多變,保持一種善良的性格,但又很努力去打拼。我們很羡慕的小店老闆,由早到晚、由歲首到年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盡心工作,愛工作、愛家人;又或者中、小企的老闆員工都努力進步。他們當中能成功達標的都會說出一個原則,就是正面面對挑戰,不要逃避問題,更要找到問題的核心,正面解決,沒有仇恨、沒有敵視,只是要把困難解決了,自然就有進步。當中最令人感到現實的,就是當你逃避問題時,你就積弱了,一積聚弱點,很快很快就會被淘汰,這是實實在在地發生在我們每位會友、每位家人朋友身上的事。當然,有時商界要處理人事問題時表現得非常無情,教會當然不應效法,但相信大家都明白,我們要討論的並不是效法無情,而是要想想,不要逃避,要正面面對困難。
很多同工反映常常感到無力,很疲累。基本的回應就是問:一日睡多少個小時?如果有六至七個小時的話,就不是體力的問題,而是心力的問題。善意的建議是多讀聖經,讀多一兩卷經卷就會重新得力,因為愈讀聖經,愈明白福音的恩惠,愈覺得自己幸福;所有工作都是回報主恩,都是值得,絕對不會覺得辛苦。怎知同工說他很久沒有時間坐下來安靜地讀好一卷經書,莫說林前、林後十來章經文,就算是彌迦書、歌羅西書都讀不來;那麼,以西結、耶利米、列王紀上下豈不是絕望?聖經是上帝的話,記錄了上帝透過歷史、人物而告訴我們怎樣處事為人,愈讀得多,愈知道上帝的性情;愈讀得多,事奉就愈起勁。誰知,很多同工原來畢業後就沒有時間正正規規地讀聖經,把神學院時代買回來的釋經、研經書束之高閣,變為一種傢俬擺設。歸根究柢的一句,究竟逃避到幾時?有時間呻吟,卻沒時間讀聖經,這不是長遠的辦法。所以,要充滿關懷地告訴他:聖經教導我們上帝怎樣處事待人,我們多讀就多得力量去處事待人,不讀就沒有力量服事,正面面對困難。
下期題目:每日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