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遺忘


2601 期(2014 年 6 月 29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日本電影《家路》和張藝謀導演的新作《歸來》內容完全無關,前者講述日本福島經歷311大地震後,被迫撤走失去土地居民的失落;後者則講述一對經歷文革折磨,被迫分開的夫妻。不過,相同的是,戲中都有個失去記憶的人。

  《家路》中的母親,無法適應臨時安置房的環境,其中一幕描寫她到超市買完食物回家,茫然地站在千篇一律的房子前面突然迷路,忘記哪一間才是自己住的屋子。看着母親慌張地在一式一樣的房子中間轉來轉去,觀眾也忍不住焦急起來,究竟何處是「我」家?那一幕令人感受良多。當然,認知障礙是母親迷路的主要原因,但,即使身在香港,我們的屋邨式住宅,所有商場都由大企業連鎖店進駐,很多時候,在商場逛着逛着,也常令人「夢裏不知身是客」,不知道自己究竟身處哪個屋邨。

  而《歸來》裏面的鞏俐則是忘記了丈夫的樣子,把得到平反,從勞改營歸來的丈夫視作陌生人。雖然分別了二十多年,女兒又把所有相片中的父親都挖去了,但是,我總覺得電影欠了點說服力。因為戲中這對夫妻感情極深厚,妻子朝思暮想的就是丈夫歸來,那麼,即使失憶,即使忘記一切,卻絕不會忘記丈夫的樣貌。那樣貌早己深深烙印心底,是不需要相片輔助才能記起。所以,電影便給人「搵戲來做」的感覺而無法觸動人心。

  其實,不必過多的戲劇性,只要刻劃出人性真實的一面,就能感動觀眾,只因,現實人生,有時候比戲劇更荒謬,更催人眼淚,更讓人想到天地不仁,芸芸眾生,不過是大千世界裏一只身不由己的芻狗而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