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搏不是拚命


2601 期(2014 年 6 月 29 日)
◎ 職場情景 ◎ 鄭景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最近在報上看到有關一位久違了的商界朋友的專訪。與他雖只算是點頭之交,但他充滿傳奇的人生經歷與曲折的事業路,卻很可作一眾職場中人的參考與反思。

  這位朋友自小家貧,但很有上進心,由中學開始,便靠着「勤功儉學」,最終完成了大學課程。他年少時已不斷構思未來的事業大計。因他對飲食業甚有興趣,在二十多年前便與友人集資,開設了自己的第一間餐廳,當時他還未到三十歲。憑着他的毅力與獨特的經營構思,餐廳業務蒸蒸日上,十年間分店不斷增加至近半百之多。

  只是,風光日子來時快去也快。在他創業十年的時候,正正碰上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那時,他本來可以「壯士斷臂」,還可以保存一點資產,以圖後計。只是,一如他事後反思,當時是「貪勝不知輸」,因為自己多年來的成功,而對其他人的善意勸告聽不進去,結果落得破產收場,更欠下巨債。

  破產後,這位朋友沒有氣餒,鬥心仍然很頑強,他不介意從頭開始,作了數年街頭小販,清了一些舊債,累積了一點資金。他近年又再嘗試東山再起,在某個街市一角開了一熟食檔。記者在這裏訪問他。報道說:他誓要捲土重來,希望在有生之年開夠一百間店。而為了達成理想,他說會工作到九十歲才考慮退休,因為「要跟時間和壽命競賽」。

  這位朋友對事業的拚搏精神是令人尊重的。只是,拚搏不是拚命。他在訪問中說:「我每日都飲八罐啤酒,紓緩一下疲勞;過去四年只休息了四天」,這樣勞累,摧殘自己的生命值得嗎?他曾在事業高峰跌下來,能再站起來,積極求翻身是沒有不對的。然而,人到了「知命之年」,應該明白做人做事要知其所止。看見他滿頭白頭的憔悴樣子,實在替他難過。他可有想過留點時間關心家人,好好平衡工作與休息呢?

  當今世代,經濟結構已變得很複雜,沒有大資本、大財技,單靠蠻幹是難以創業興家的。能做點小生意,安家立命,便是無愧於心,何必要苦了自己、苦了家人,來向別人證明甚麼呢?希望他能從以下一段《聖經》,得到啟示。「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歷上二十九15)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