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情懷


2601 期(2014 年 6 月 29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幾年香港冒起了「本土運動」,倡導環境保育,古物古迹保育、家園保育;卻很少人提到要保育本土情懷。

  台灣女作家張曼娟最近出版新書《時間的旅人》,其中一章寫她重遊香港。讀着這位曾在香港小住的異鄉人筆下的香港,竟有一份濃濃的情味。

  「古舊的船身,木製長椅,可以翻動方向的椅背,隆隆的引擎與微微的嗆鼻氣味。船開動了,璀璨的海景次第登場,夜晚的海水也浮着紫色、紅色與靛藍的光,像是新調好的油彩。短短的,十到十五分鐘的航情,正好可以唱一首歌給自己聽。」

  香港人很久沒再搭乘渡海小輪了,總是嫌它慢吞吞,即使現時偶爾去離島,也多選擇高速船,希望半個小時內就可以去到梅窩。難得這位台灣女作家情迷渡海小輪,並且刻意放慢步伐好去享受每一個片段。

  「隨着人羣進入閘門,看見登船處的綠燈即將轉紅,大家都加速奔跑,而我放慢了腳步,安心等待下一班船。登船處的鐵門關上了,前一班船離開,海水好寧靜,碼頭上的人卻增多了,這裏很容易看見外國人,悠閑的等待着,有時候我們交換一個微笑。下一班船駛來,停妥,從對岸來的乘客下船,我們魚貫登船。」

  既悠閑又從容的生活態度,人生總不能那麼趕急,來去匆匆的。換個角度來生活,香港其實也很美麗和可愛。

  正如另一位女作家小思,她在《小思.香港故事》一書寫到「行街」一章,就細緻描述好多條香港的街道,包括春秧街、英皇道、德輔道、軒尼詩道、荷李活道、黃泥涌道。她在寫到灣仔區的時候,竟也特意寫老香港難忘的「紅磚屋教堂」(今天的循道衞理教會香港堂)。

  「再見紅磚!再見紅磚!/作為灣仔地域的地誌—紅磚建成的循道禮拜堂,終於要拆卸,老街坊如我,難免淒然,不知何故的淒然。」

  對張曼娟也好,對小思也好,舊人舊事舊地永遠是生命刻骨銘心的一部分。慢吞吞的渡海小輪、黃泥涌道口的老榕樹、灣仔的紅磚屋教堂,不知不覺間已成為她們生命撫我育我的養分。事實上每個人都需要這些養分的滋潤,你認為對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聯會內望】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