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東京家族》是導演山田洋次向原作《東京物語》導演小津安二郎致敬之作,雖然一部拍於五十年代,一部拍於二十一世紀今天,但其中的倫理人情毫不過時。
居於鄉間的父母,來到東京探望三個兒女。最有成就的醫生大兒子,忙得無暇帶父母去遊玩;小時最討父母歡心的二女兒開髮型屋為生活奔波,只能提議出錢讓爸媽住進大酒店去享受,完全不了解父母來看望他們的心意。這兩段描述雖有戲劇性的誇張,但的確指出生活在大城市的無情。
在父母眼中最吊兒啷噹,讓他們一直擔心的三兒子反而最孝順。他在劇場擔任舞台設計,其實同樣忙得昏天黑地,還是努力抽出時間陪爸媽乘車遊覽東京,雖然在車上,他累得只顧打瞌睡,卻更顯出他對父母不言而喻的孝心。
作父母的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成了龍鳳便會身不由己,有心的或者會在物質上滿足父母,但禮到人不到又豈是父母所願?這便是為人父母的矛盾,又想兒女大有成就,又想兒女長倚膝下,世事豈能如此圓滿。
相對來說,香港父母其實很幸福。香港地方小,兒女住得再遠,都不過是幾小時車程,一週一聚是不少家庭的常態。在外國卻是不可能的,像日本這樣的島國,住城市跟住鄉村的,要團聚只能一年一度。君不見中國民工離鄉別井,到外地打工,每年春運千辛萬苦只能回鄉一行。想享受兒孫繞膝之樂,今時今日變得十分奢侈。
電影結局,媽媽猝死東京,父親回鄉獨居,鄰居小女孩跑過來,說媽媽指派她照顧老伯起居,道出城鄉之別乃在人情,遠親不如近鄰,忙碌和距離,造成冷漠和關懷之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
《基督教週報》版權所有
地址:九龍聯合道140號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大樓
電話:23374171 · 電郵:info@christianweekl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