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1 期(2013 年 7 月 14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am730》9.7.2013
中國詩人北島感慨說:「不僅我這樣的異鄉人在自己的故鄉迷失了,所有不聾不啞的中國人全都在自己的故鄉迷失了。」
為甚麼迷失在自己的故鄉?因為故鄉已經面目全非,在經濟高速發展中拆的拆、遷的遷,原有風貌毀於一旦。
就以新界的元朗為例,三四十年前還是可愛的小鎮,由青山(今稱屯門)驅車往元朗是筆直的馬路,兩旁樹影婆娑,隔遠可見片片稻田。當時元朗除了古色古香的舊墟,所謂「市中心」只是大馬路一帶,盡是五、六層樓高的小樓房,最宏偉的首選滙豐銀行舊廈,斜對面是全區唯一的電影院同樂戲院。
今日元朗跟旺角和銅鑼灣已沒有甚麼分別,滿街滿巷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內地遊客,由朝到晚絡繹不絕。近同樂街一帶還有不少北姑流鶯,向路過的男士大拋媚眼。唯一跟市區不同的就是元朗周邊有許多廢車場和貨櫃場,其中不少亦已變身為水貨客的出貨站。
特區政府說要發展新界大東北,又說要在古洞新田一帶「打造」衞星城市。其實所謂「新界」早在二、三十年前已「被發展」得七七八八。耕地荒廢、漁塘填平、舊房子拆光,到處不是矗天巨廈,就是僭建的丁屋別墅。
昔日先知尼希米偕同胞被擄歸回,目睹故鄉耶路撒冷城牆被毀、城門被燒,聖經記載他坐下哭,悲哀幾日,在上帝面前禁食祈禱。特區政府推行甚麼「家是香港」,但這個「家」許多地方已面目模糊,再分不清楚自己心屬哪裏,這才是生於長於斯斯的一代香港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