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事工的「退市」準備(二)
第 2551 期(2013 年 7 月 14 日) ◎ 有李可陳 ◎ 陳如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我的第一個忠告是要儘快「退市」。
如果教會舉辦活動的終極目標是領人歸主並培育成為門徒,就必須常常提醒自己無論學生如何喜愛現時的活動,只是其中一個初階環節的成就,任何人在主客不分、沈醉在起步過程的成功並沾沾自喜,最後都會輸得很慘。再者,教會不是學校及玩樂的場所,提供趣味活動大概不是我們的強項,任何個人或團體需要漫長及近乎漫無目的執行非強項的節目,肯定需要大量額外的付出,長期透支會做成損耗甚至受傷。
至於如何「退市」是另一大要點。香港華福區會於七月八日舉辦教牧講座,我在會中分享青少年事工與門訓的題目。在儘快退市的前題下,教會必須徹底深入商議從活動轉型到培育的模式,做好所有相關的準備,才有機會成為流通的管道,將青少年帶到神面前,在這篇短文實在不可能將模式分享。感謝神,祂讓我在過去數年在教會中實踐,印證是簡易、可行及長遠有效的。我盼望你能確信,在香港教會已存在多種有效「退市」的策略,祝你早日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