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8 期(2013 年 4 月 14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三十多年前美國的一些醫生,留意到接連發生不尋常的肺炎案例,稍後又留意到某些羣體出現特別的皮膚癌,追查研究之下,在一九八一年美國疾病控制及研究中心正式向全球通報一種名為後天免疫力缺乏症候羣的疾病。這個簡稱為愛滋病的疾病,至今已奪去超過三千萬人的性命,並引起不少國家極大的社會問題。
肺炎,向來對長者的生命威脅很大,不可掉以輕心。歷史告訴我們,肺炎也是公共健康問題的警號。
今年二月,上海有一個家庭三父子患上嚴重肺炎。其後還有另一些病例,海外媒體極度關注。約一個月後,政府公佈了一種新的禽流感疾病發生了。直到執筆的一刻,仍未能確定源頭,只是病例日增。香港人聞疫色變,不安的情緒漸漸瀰漫。
呼吸本是平常不過,正常嬰兒生下來自會呼吸,可是肺炎患者才知道呼吸可以並不容易。肺炎的警號,也提醒社會國家危機的來臨,說明正常的狀態已受到破壞,一些有害的東西亟需矯正。
對於警號,有人是掩耳不聽;有人是遷怒;有人是埋怨、推諉;有人是去遏止噪音。警號不受歡迎,因為它通報了禍患來臨,帶來痛苦恐懼。可是,如果沒有警號,許多人遭殃了仍不知道發生甚麼事情。也許是默默的沈淪,也許是驟然沒頂,誰能接受﹖我們還是聆聽不悅耳的警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