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尊重接納和諧共處
第 2516 期(2012 年 11 月 11 日)
◎ 要聞
面對全球化的影響,各個宗教不分地域共同散落在城市中,在多元宗教處境下生活的基督徒該如何活出見證,將福音傳給世人。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普世福音派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及宗座宗教聯絡委員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自二零零六年起,經過三次諮詢會議後,於本年六月共同發布文件「基督徒在多元宗教處境的見證:佈道與宣教操守的建議」(Christian Witness in a Multi-Religious World: Recommendation for Conduct),文件反映基督新教、正教及天主教在佈道和宣教的操守上達成共識,也表達基督宗教在多元世界中作見證的原則及與異教的關係。
文件內容簡潔,鼓勵教會、教會議會及宣教機構檢討現時的宣教和佈道的執行手法,並運用文件的建議籌畫適切指引,好使基督徒在宗教和非宗教人士中見證合宜。內容包括基督徒見證的基礎、原則及建議,並於附錄提及文件的背景。其中十二項宣教佈道應守的原則主要為信徒之品德要求、辨識醫治服事、拒絕暴力、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別人及異宗教、建立宗教間的關係等。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於十月二十九日早上,舉行有關文件之研討會。
宗教對談了解異教徒 尊重理解不硬銷福音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主任周景勳神父認為要向異教徒宣教不容易,絕不能將福音硬銷,但可以將基督的精神給異教徒,讓他們活出有愛的生命。而作為信徒永遠不要批判和拒絕異教信徒,反應開放自己,站他者角度接納別人的真理,以促進社會和諧為目標,他認為:「將愛的行為表現出來其實已是宣教。」
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諸聖堂主任牧師范晉豪同意在多元網絡世界景況下,基督徒不能再故步自封、閉門造車,妄想靠一己之力完成上帝的託付。他以新、舊約經文作例,上帝會使用「陌生的他者」對子民作出保護或教訓,如流落埃及的約瑟向堅信傳統信仰的法老解夢,這場「宗教對談」不單解救了雅各家,更讓埃及人得溫飽。他認為信徒若排斥敵對的他者只會為世界製造更多衝突,所以應在彼此尊重和理解下視他們為毗鄰,為上帝創造的世界共同努力。
民間宗教膜拜祖先五旬宗難尊重接納
文件多處強調信徒應尊重他者的信仰立場,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講師湯泳詩博士以香港處境回應時指,香港信徒不難接觸到民間宗教,諸如拜祖先、土地、關公等。她分享她的太奶奶逝世時,沒有信仰的奶奶希望燒祭品以作紀念,惟遭信主的親戚們反對,但湯博士卻認為以孝敬出發的行為可以接納,奶奶最後亦因此而心安理得,她就:「民間宗教是平信徒最普遍的宗教對談,但必須先認識多元處境。」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講師區可茵博士卻認為,在三次會議中五旬宗都被忽略,事實上五旬宗信徒較難接受文件的建議。如他們絕不能接納尊重民間宗教,因他們強調擁有辨別諸靈的恩賜;文件建議給予時間予異教者反省後歸主,但五旬宗信徒認為上帝有能力令人即時歸主。但區博士認為文件中有關醫治佈道家個人追捧的問題值得五旬宗反省和學習。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副監督張振華牧師指出,現時香港每年新春六宗教都會聚在一起團賀,並常規每年拜訪一個宗教團體作交流。但他認為現時香港在佈道和宣教的操守,和宗教相處合作上只屬一般水平,若要提升宗教間的關係,他建議堂會在質和量上要有增長,福音內容亦要變得更宏觀。「今日我們不得不承認面對共同的敵人,不是宗教多元主義或世俗主義,乃在於基督新教不再重視教義與神學。我們的敵人是消費福音、成功神學與幼稚信仰。」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牧師說。他認為葛培理牧師在美國大選前,剔除候選人羅姆尼所信的摩門教為異端教派是出於政治原因,並質疑他沒有同時剔除耶和華見證人,顯明現今不再重視教義,只重市場位置,令福音「稀釋化」。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