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之興起和建國,肇始於洪秀全在一八四三年因閱讀梁發所寫的《勸世良言》深受感動,與李敬芳照《勸世良言》所載,而以水灌頂,自行洗禮,決志悔改信耶穌,自言「洗除罪惡,去舊從新」,並寫有悔改詩云:「吾儕罪惡實滔天,幸賴耶穌代贖全。勿信邪魔遵聖誡,惟從上帝力心田。天堂榮顯人宜慕,地獄幽沈我亦憐。及早回頭歸正果,免將方寸俗情牽。」其後洪秀全更感服馮雲山和洪仁玕歸信耶穌,二人盡行除去書塾中木偶,洪秀全作詩喚醒人心:「神天之外更無神,何故愚頑假作真,只為本心渾失卻,焉能超出在凡塵。」洪仁玕亦和詩一首:「全能天父是為神,木偶泥團枉認真,幸賴耶穌來救世,吾儕及早脫凡塵。」隨後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到瑤區和廣西傳教,以致引發太平軍革命起義。由此推知,洪秀全、馮雲山、洪仁玕都可以說一介傳道人。及至洪仁玕於一八五四年領洗於韓山明牧師,先後又在巴色會和倫敦會任職傳道,顯明太平天國的領袖,都是傳道人出身。
戶部侍郎三千歲張彩廷雖非傳道人,但他確是領洗於韓山明牧師,是巴色會的信徒。但因為他參與太平天國的工作,以致次子張聲和之攻讀神學,終身事主,在港服務成為巴色會的名牧。然而最難能可貴是張聲和牧師的長子張祝齡,一八七七年在東莞出生,幼受庭訓,自小在巴色會學校讀書,中學畢業後亦獻身在樂育神學院攻讀神學,二十一歲畢業,在東莞與本籍吳雲熙小姐共諧連理,由巴色會遣派古竹基督教堂工作,兩年後調任河源縣,工作有八年之久。其間籌建教堂、學校宿舍和醫院,成績昭著,為教會同工稱譽。由於香港道濟會堂主任王煜初牧師於一九零二年病逝,堂會極需同工承乏,後由區鳳墀和高卓承兩位長老引介,復經巴色會允准,終獲借才張祝齡傳道於一九零八年來港接任香港道濟會堂工作,四年後為倫敦會按立為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