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士阿維托斯拜訪另一位沙漠修士馬西安諾,到達之後,馬西安諾請他吃飯,盡待客之道,他卻拒絕了:「我在夜晚之前從不吃東西,而且常常一兩天不吃甚麼東西。」馬西安諾勸他說:「為了我的緣故破一下例吧,我的身體弱。」但他依然拒絕。這讓馬西安諾悶悶不樂,覺得自己讓訪客失望了:「我很傷心,我的靈魂也被刺痛了,因為你費了許多周折過來,希望看到一種真正的修行。」最後,阿維托斯動了憐憫之心。這件事讓他們意識到,「愛是一種比禁食更寶貴的財寶,把上帝的律法(愛)看得比我們自己的東西(禁食的方式)更寶貴,這是合宜的。」
這個小故事有幾個有趣的地方,雖然簡單,卻值得回味:
一是沙漠修士都注重飲食的節制,把這個看成是修行生活的一部分。因為禁食、節食和飲食清淡,有助於人擺脫飲食過量的困擾,走向清心之境。但他們對於禁食也是因人而異,視身體狀況和長久摸索出的生活習慣而定。
二是馬西安諾的坦誠和樸素。別人遠道而來,到他這裡切磋學習禁欲之道,他完全可以暫時忍一忍飢餓,拿出清水一杯待客,以示敬虔。但是,他沒有這樣做。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他為人單純之處,即便後來的不安也是淳樸情感的自然流露。
三是阿維托斯的微妙變化。他有自己的禁食習慣,不願意客隨主便。即使是粗茶淡飯,他也不願破例。這不難理解,因為遠道拜訪,期待的是功力的長進、美德的提升。豈能不進則退?但是在弟兄的坦誠、樸素的感染之下,仿佛有一種酵母,化開了他生命中的僵硬,那就是憐憫和愛。同樣是愛的催化劑,也融化了馬西安諾心頭的不安。
這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彈性。生命一旦失去彈力和柔軟度,會變得僵硬、冷漠,慢慢地變得枯乾幹。愛,可以催化心中的那分關懷和體諒,找回生命的彈性與活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