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1 期(2009 年 7 月 5 日) ◎ 文林 ◎ 植柏燊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第二天清早,我們驅車前往清遠市連南,沿途穿過不少山徑與隧道,但見山色秀美。連南全區人口有十六多萬,市內只有四萬餘人,其中瑤族為主。我們首先往連南民族小學,校門口學生穿著整齊的瑤族服飾,載歌載舞列隊歡迎。這是一所全寄宿制小學,為全縣農村子弟服務,學校突顯瑤族傳統藝術,培養勤奮好學的品質,提升他們的文化水平,以求早日脫貧。近年不斷擴建,但要求就讀的孩子愈來愈多,不能滿足需求,期待熱心人士及團體伸出援手,好為瑤山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下午我們前往連水村,考察該村瑤族的生活情況,其實連南的資源不差,惜未能善用,這裡實是蠶絲之鄉,種桑養蠶,已可增加他們的經濟收益。隨後,我們前往參觀古色古香的瑤家「千年古寨」,我們踏過三百六十五級的石階,沿路是簇簇的寨屋,現在居住其間的大多是老人。這裡充滿神祕的瑤族文化,彰顯獨特的排瑤文化魅力。在古寨遊目四望,但見重疊的崇山峻嶺、連綿起伏,近處溪流回轉,林木參天,這人間山光水色,美如畫卷。
晚上我們參加瑤族「篝火晚會」,八排瑤民能歌善舞,他們穿上絢麗多彩的服飾,優美粗獷的長鼓舞,展示瑤族的生態風貌,也蘊藏淳厚古樸的民族風情。
第三天,我們前往惠州市龍門縣,由於路途遙遠,車程長達數小時。午間市委引領我們賞覽南昆山,由於最近雨水頻頻,山上瀑布急湍瀉下,真的別有風貌。晚上下榻龍門南昆山頤園山莊,地處山谷,竹林密佈,青蔥秀美、空氣清新、深感上帝創造自然之美。
第四天清早,我們趕往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先到藍田鄉與政府官員座談,繼而參觀藍田民族學校,修讀的學生全是瑤族子弟,由於資源不足,設備仍有改善的必要。隨後,我們探訪龍門基督教龍城堂,該堂於二零零零年落成,本有信徒一千多人,由於大部分都是在外地工作,所以主日聚會只有三百多人,我們與他們一同祈禱,求主祝福該堂日後有更大的發展。午餐後,我們由龍門出發赴深圳羅湖返港。默祝瑤族同胞早日提升教育,改善生活,蒙主恩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