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1 期(2009 年 7 月 5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am730》29.6.2009
最最有錢的人,極可能是最最不快樂的人,米高積遜如是,香港也有一位叫龔如心。
十九世紀有一位日本詩人,名叫橘曙覽(1812-1868),他寫有不少刻劃和頌讚簡樸生活的和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以「快樂的是」為開頭的《獨樂吟》:
「快樂的是,珍奇書籍,向人展示時。
快樂的是,妻子和睦,併肩就食時。
快樂的是,偶爾烹魚,諸兒大快朵頤時。
快樂的是,漫然披卷,偶見類已之人時。」
橘曙覽出生和生活於農村,住的地方很簡陋,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生活;據云他住的小屋常有跳虱爬出,令他痕痕癢癢的,但他也竟甘之如飴,視搔癢為樂趣,其心性之風雅從容實在令人羨慕。
坊間常有「快樂指數」的跨國調查,在亞洲地區,香港最多有錢人,姓李姓郭姓劉姓龔的一串串。他們出手闊綽,女孫兒出世派幾十萬元利是錢;挖幾個風水洞更給出廿幾億。但他們真的快樂嗎?原來論快樂竟然比不上菲律賓人,大家都知道菲國人比香港人窮得多。
為甚麼窮人有時比有錢人更加快樂?原因很簡單,有錢人的快樂太多建築在他們的「所有」(to have)之上,而「所有」如名利,又是沒有恆值的,隨時會貶值和起變化,所以有錢人比較缺乏安全感。但窮人則不同,他們既然沒有甚麼「所有」,快樂反而源自內心和簡單的人際關係,像橘曙覽所描述的清貧生活,竟出乎意料地成為快樂的來源。
米高積遜也好,龔如心也好,如果有機會在人生再來一次,幾乎可以肯定他們寧願選擇做一個平凡的小市民。米高積遜會是一個快樂的爸爸,事實上他的三個孩子都很可愛。龔如心也寧願在石硤尾開一個麵檔,以她的髮式作招徠,即使不幸仍患癌症,在普通醫院的善終病房離世也幸福得多,因為這才像一個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