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究是甚麼一回事?政府為何要向公眾諮詢,以便收集意見好作進一步的檢討或修正?值得注意和反省的是,我們的教會對這一條例及近年相關事件如《中大學生報》「情色版」及藝人慾照等的反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驟眼看來,這是一個涉及性的倫理的議題。但是我們往往忽略了要恰當地回應這個議題,首先必須了解議題中所涉及性的關鍵概念。何謂「淫褻」、「不雅」、「情色」、「慾照」?政府條例有否就「淫褻」、「不雅」作出任何實質的定義?公眾社會如何了解「情色」、「慾照」?更重要的是,我們教會又認為甚麼是「淫褻」、「不雅」?何謂「情色」、「慾照」?當這些詞語被用來形容某些物品之時,我們不能單憑這些詞語的字面解釋就作出回應。一張照片、一篇文章、一齣電影,怎樣才是「淫褻」、「不雅」、「情色」?怎樣才算不是?我們自己同樣需要一種實質的定義,方才能夠進一步作出討論和回應。
究其本質,性並非單一議題,對性的反思涉及男、女、身體、心靈、權力關係等眾多議題,以及這些議題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還有就是表達這一切的文化形式(繪畫、雕塑、攝影、電影、文學、舞台表演、音樂、舞蹈......)。如果我們說我們的教會對這些課題一無所知,也不為過;更何況我們要求的是教會對這些課題所當具有的信仰看法,而不是泛泛之見,隨便拾人牙慧、人云亦云,恐怕這方面更是乏善足陳了。
事實上,我們的教會在性這課題上的反應是相當複雜的。一方面,從教會避免正面、全面、長期、深入探討這一課題的現象,好像給人對此毫無興趣的印象。可是,另一方面,教會又大事推動「貞潔運動」、「反同性戀」、「反《中大學生報》情色版」。教會似乎在行動上十分高調,但在思想上倒不一定相應地十分全面深入到位,反而更多時候只滿足於停留在立場的宣示,而鮮有對自己的立場及立場背後的神學理據,作出全面的檢視和反省、建立和發展。
一言蔽之,整體上我們的教會在性的議題上的討論,無論在量及質方面都相當貧乏,尚未進入公開而嚴肅討論的階段,只有個別的機構及神學院老師從事研究探討,而且進入的角度仍嫌單一及狹窄,不夠全面,以致難以回應文化層面的諸種複雜現象。甚麼時候我們的教會才會意識必須正面面對性,全面疏理當中涉及的男、女、身體、心靈、權力關係等眾多相關議題?
如果因為逃避面對性的議題而對性缺乏通盤而深入的思想,那麼教會在面對社會的性文化的衝擊時所遇到的困難,恐怕首先不在於如何去改變社會的風氣,而是自身的群體的建立。結果一方面教會繼續缺乏勇氣正面公開教導信徒這方面的信仰見解及踐行,另一方面即使教會願意教導,也將因為缺乏這方面深入和全面的信仰見解和踐行,而手足無措,只繼續停留在立場口號的宣示。對於性,教會未付的賬單,我們會作出通盤的檢視嗎?
鄧紹光(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