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檢討中學教學語言政策


2277 期(2008 年 4 月 13 日)
◎ 教會之聲 ◎ 袁天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回歸前,不少中學雖以英文中學為名,但教學語言仍以中文為主,夾雜些少英文。這給人一個印象:「掛羊頭,賣狗肉」。

  回歸後,基於政治理由,教育局只容許百多間中學可以英語教學,其餘必須以中文授課。當時界定的準則是:前類學校有85%以上學生能以英語學習。教育局又於二零零五年制定「上下車」機制,中文中學若能收取學生達至85%以上能以英語學習,可轉為英文中學,反之則「下車」。

  這種教學語言政策有很多問題:85%的準則何來?在英文中學,那15%未能以英語學習的學生,他們會否因教學語言引至學習困難?中文中學裡也有不少學生能以英語學習,他們會否失去了更多學習英語的機會?

  由於學校與家長反對的聲音,教育局最近提出微調政策,容讓學校按學生能力分班或分科以英語授課。筆者曾於參與教學語言小組工作,與不同界別人士討論分班分科以英語授課的可行性,但由於這會造成學校行政上的困難,又會引起校內學生間的歧視和家長的申訴,所以當時遭學校的反對。今次學校再提出是項建議,最重要是中英文中學分流造成標籤的禍害。還有,近十年學生的中英文語文能力更有下降的趨勢。

  根據學者的研究,超過四分三學生若以英語授課,對他們的學習將會引起很大的困難。所以教育當局堅持母語教學的大方向並不是錯誤的事。

  教學語言,只是一個媒介,更根本的問題是學生學習的興趣。能以英語學習的學生,多數是好學的一群,他們各科成績皆良好。也有不少在中文中學的同學,由於他們好學的心,他們也能獲取好的成績。但現時在學校中,有不少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同學,怎樣提昇他們學習的興趣,比用甚麼教學語言更重要。

  過去十年,政府推出多項教育改革,引至多方面的投訴。此外,不少教育政策彼此矛盾,如教學語言政策與二零零零年提出中小學「一條龍」正好是背道而馳,後者主張減少考試壓力,讓小學生直接進入同一辦學團體之中學。但教學語言政策,加重了小學畢業時評核之壓力,而中學也擔心全數收取直屬小學學生,會影響其英文中學之地位。

  將學校標籤為中文或英文學校並不合宜。學校只為盼望收取好的學生而不理會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合符教育原則。家長只盼望子女進入英文中學,不理會子女的學習能力,也會造成他們學習的困難。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學好英語是向上提昇的必具條件。香港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普通話也是學生當學好的語言。教育局常盼望學生能學好兩文三語,這麼多年也沒有具體的方案。不少國家多採母語教學,學生也能好好學習第二語言。自去年起,教育局推出三三四改革,中英數及通識是必修科,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學習科目。這正是好的時機,改善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育局人士已改變,而且十年過去了,全面檢討教育政策也是適合的時間。小修小補的去改善過去的錯誤,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袁天佑(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學校教育部執行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