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8 期(2005 年 3 月 27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笑罵且由人,自己還是優為之。偶爾高聲朗頌,或低迴吟哦,不只自得其樂,直是一種無比的享受,獲益良多,心曠神怡。
記起兩位前賢說過的話,先是宋代大儒朱熹。後是大名鼎鼎亦官亦士,博士銜頭也有二十多個的胡適先生。不管是怎樣的評價,他倆的學問和文學上的成就,大家可沒有甚麼說的:
「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讀書要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胡適
還有一副讀書人心懷家國的聯楹,雖在寒窗苦學,仍一抒懷的心聲,是懸在東林書院的。
「風聲、雨聲、讀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多年來,幾乎每歲必訪江蘇,曾數履無錫,先後兩遊東林書院,親睹此聯,無限感慨。緬懷細味,「讀書聲聲聲入耳」,這是何其真、何其善、何其美。
先賢們提及的「口到」、「讀書聲」,應該是從書本中的每個字、每一句、一段、一節,以及全篇至全卷,隻隻不漏從頭到尾的誦讀。也正是上文所提及的「三到、四到」,緊記在腦海和心坎中,這樣的背誦,是治學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