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返學」把父女拉近了


2006 期(2003 年 2 月 2 日)

◎ 親密家庭 ◎ 李嘉琦


  青年時期受教會弟兄的邀請,相約上山靈修,那種「平靜得力」的樂趣,令我深深地愛上散步的習慣,想不到「行路」成了我與太太及子女溝通的時機......。

  記得新婚後,我與太太居住在沙田,每當傍晚時分,我倆總愛攜手漫步於城門河畔,那種無拘無束,傾心吐意的時刻我是非常享受的。後來我們搬了去赤柱的學校宿舍,住近海旁,而且鳥語花香,我更加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一有空,就是與太太或子女漫步於黃麻角道,我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人!還記得「包青天」劇集內有一首詩:「綠水青山原是大富貴、清風朗月無異真功名」,我默默感謝上主給我這一切,看著夕陽西墜或晨光初現,我與太太散步時總有初戀的浪漫,也有並肩前行的默契!

  子女已長成中學生了,他倆除了成績優異之外,更是頗為獨立自律,但也因此不用父母再「跟出跟入」了,他們是自行徒步回校的。自從我與女兒定居於悉尼,學校也是十分鐘就可以行到,每天早上我都儘量陪女兒步行回校,沿途總是有講有笑,很是暢快的。

  還記得第一天清早,我陪她行返學時,她主動用手繞著我的手臂,這是很久已沒有的感覺了,我知道她怕我寂寞,故與我把臂同行,我突然間感到她大個女了,心中也有一絲絲的甘甜;仍在香港的太太知道後,也讚她成熟了、懂事了呢。

  每一天我們返學的途中,女兒總愛把一些昨天在學校發生的事告訴我,點點滴滴,我都樂意聆聽,有時又給一點回應或意見,我覺得這十分鐘漫步真的令我們更加親近!

  其實一家人同處一室,需要更多溝通和關懷,希望父母們能主動找一些時間與子女一起,娛樂也好、運動也好,總之有講有笑最能怡情,一家人的感情!也需要花工夫栽培的,你與子女有共同的活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