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與「英雄」


2006 期(2003 年 2 月 2 日)

◎ 時事透析 ◎ 袁天佑


  為甚麼連電影也成為時事的內容?據報道,去年十二月至一月間,香港電影院的票房有增加,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項消費也有增加,也是值得報道的。這兩部電影是華人製作的電影,華人會感到自豪。兩部電影在製作方面,實在有一流水準,影評大讚。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只是影評人,不少社會人士,甚至是教授大律師也就這兩齣電影,在報章發表評論文章。

  據聞「無間道」在香港和中國大陸放影是有兩個版本。原本的結局是警察局中作黑幫臥底的劉德華最後得勝,但在中國大陸放影時改了,這黑道人物也要死去。電影的創作,受到了政治的干預,這實在值得關注。所以在《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期間,電影業人士也關注,立法會否影響電影的創作自由?

  誰是「英雄」?是四位俠義的刺客?還是秦始皇?英文片名用了單數未知是否有這暗示,秦始皇才是真英雄?電影對他的褒多於貶。刺客也深明個人或是一小撮人的恩怨,比起天下算不得甚麼。據聞其中一位主角梁朝偉曾在一訪問節目中這樣說:「拍完這部電影後,覺得十多年前中國政府處理六四事件也有道理。」也難怪香港有政黨高舉「沒有國,那有家」的道理來支持二十三條立法。這電影在拍攝方面得到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在香港首映禮,特首與高官也捧場。我們的領導人有否想到自己也要做這樣的英雄?

  管治天下,就算犧牲一些人,真的算不得甚麼?聖經中教導人要順服執政掌權者,因為他們是上帝的用人。但他們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羅十三4)。箴言有多處指出理想君王是怎樣的。「作惡,為王所憎惡,因國位是靠公義堅立。」(十六12)「王因仁慈和誠實得保全他的國位,也因仁慈立穩。」(二十28)「喜愛清心的人因他嘴上的恩言,王必與他為友。」(二十二11)祈願我們中國和香港的領導也有這些氣質。